冬至将至,这些习俗你可知?

2016-12-19信息快讯网

 

冬至将至,这些习俗你可知?-信息快讯网

本周三我们将迎来“冬至”,就是开始进入数九天的第一天。冬至,是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冬至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至也是养阳进补的最佳时机。

冬至大如年

我国古代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冷在三九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民间广为流传的冬至“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

冬至风俗南北不同

陕西有谚语:“冬至大如年,先生不放(假)不给钱。冬至大似节,东家不放(工)不肯歇。”就是说,冬至像过年一样重要,学生、长短工都给享受假期。

过去为人佣工扛活的,习惯在冬至节与东家结算工钱,准备回家。东家按传统要设宴招待伙计,并且相互商议下一年的事宜。今天,一些农村个体户企业,还保留此俗,在冬至节设宴共饮。

南方也一样。《吴中岁时杂记》载:“冬至大如年,郡人最重冬至节。”冬至前一天,亲朋好友互相赠送食物,称为“冬至盘”。这天晚上人们设宴饮“节酒”过冬至夜。

潮汕地区民谚云:“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