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大战再现!看中国AI挑战“最强大脑”

2016-12-19信息快讯网

 

人机大战再现!看中国AI挑战“最强大脑”-信息快讯网

报记者 徐晶卉

继谷歌阿尔法狗(AlphaGo)战胜韩国围棋名将李世石后,新的一轮“人机大战”又将开场。记者日前从江苏卫视方面了解到,在2017年1月6日播出的第四季《最强大脑》中,将首次设置人机对战环节,百度大脑将代表“中国AI(人工智能)”迎战人类“最强大脑”。

记者了解到,百度公司将“百度大脑”的人工智能技术植入到机器人“小度”人上,与名人堂选手“大战三场”,主要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上面做PK。前三期人机大战,将采用三局两胜制,百度大脑如果在前三期比赛中获胜,将参加最后的脑王争霸。

AI将挑战“人类的天赋”

为何选择在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上进行人机大战?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解释称,因为这两项本领是人类的天赋,“人们可以通过直觉来进行很好地判断,比如见到一个人,你不假思索就能认出他是谁。但是机器必须从大量数据进行训练,有些项目中甚至需要识别不清晰的、老旧的照片,这对于机器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哪怕对世界上最先进的AI技术而言也是非常困难的。”

“百度这几年在人工智能上投入了相当的力量做技术研发,我们想在人比较擅长的领域和人较量一下,到底我们的水平做到什么样了,在这些方面是不是和人接近,还是依然有很大的差距。”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主任林元庆告诉记者。

对于机器来说,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是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难点,因为这需要很强的逻辑能力和推理能力。比如让机器识别语音并且理解“声波”,再将声波信号转化为相应的文本和命令,这个“简单”的过程就经历了64年之久。也就是在这几年,人工智能忽然有了质的飞跃,在此之前,百度曾透露,其语音识别准确率目前已高达97%,百度大脑的人脸识别监测准确率达到99.7%。

不是打败人类,而是更好服务

大半年前,阿尔法狗战胜韩国围棋名将李世石的时候,世界惊呼,AI要令人类失业了,与此同时,很多人都在反思,AI的出现对于人类来说到底是好是坏?作为局中人,林元庆坦言,“打败人类不是目的,希望我们能演化出很好的技术服务人类。”他说,如果百度大脑赢了,还是得再研发,然后把技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假定输了,回去还得继续做研发,继续去提高。

百度创始人兼CEO 李彦宏曾经参加过第一季的《最强大脑》,最近节目组找上门来时,他欣然答应了人机大战,“百度大脑拥有万亿级的参数,千亿级的样本,以及亿级别的课程训练,它的工作机制与人类有相似之处,无论输赢,都会对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做出突破性的贡献。”

有业内人士称,相比围棋领域的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是十分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比如在11月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百度的人脸识别功能已经默默作为“安保人员”,投入到高层级的大会安防工作中,“未来,这两项技能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刑侦、公安、金融风控等身份认证相关的领域,这两项技术都能真正普惠大众。”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