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金融带新添“会跳舞的房子”

2016-12-21信息快讯网

外滩金融带新添“会跳舞的房子”-信息快讯网

位于BFC·外滩金融中心、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的复星艺术中心于今天正式启幕,首个展览是与香格纳画廊合作推出的《20》中国当代艺术群展,同时,复星艺术中心美轮美奂的流苏式外墙也开始移动旋转,并配以灯光、喷泉和名曲,恰似一幢会跳舞的房子,每日上演当代版的“印象外滩”。

BFC·外滩金融中心是外滩金融集聚带上首个融汇金融、商业、旅游、文化、艺术等多种功能的复合型、体验式“城市国际会客厅”,而复星艺术中心则是承载外滩金融中心艺术业态的领地,之后也将发展为世界艺术文化交流、国际品牌发布等全方位的展示平台,称之为“外滩金融带皇冠上一颗耀眼明珠”也毫不为过。

而这颗明珠最夺目之处,便是其融合了古典与当代元素的建筑外观,它由来自英国的两家建筑事务所担纲设计,并且由鬼才设计师HeatherwickStudio亲自担任美学顾问。他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师,方形刺猬般的建筑外观让人记忆尤为深刻。此番,他们为上海带来了一幢“会跳舞”的奇妙建筑,因此,复星艺术中心刚一揭开帷幕,便被冠以“外滩建筑奇迹”的美誉。

流光四溢戏剧舞台

精妙流苏能御强风

这不仅是黄浦江边上的一幢古今合璧、中外交融的漂亮建筑,更是以工匠精神九易其稿的非凡建筑艺术品。

复星艺术中心的外观犹如中国古典戏剧舞台的幕帘,里外三层、总共675根垂落的铝合金流苏,排列出美妙绝伦的弧线组合。细看这些流苏,居然是用手工研磨的中国竹节,这些金属线条可转可移,竹节表面包裹着彩色线股,相互交错的纹理在灯光下折射出璀璨的视觉效果。美妙的建筑设计创意值得人们咀嚼再三。层层叠叠的幕帘流苏创意,可溯源至中国古典戏剧舞台及中国传统新娘嫁衣中的头饰,甚至在转动过程中,伴随着世界名曲,予人管风琴般的崇高感。而整个复星艺术中心,就如同一个流光四溢的戏剧舞台,在黄浦江两岸的现代化建筑背景中,展露出极具时尚动感和艺术感的美妙景象。

在设计过程中,对于金属流苏,设计者也是反复思量。为保证幕帘运行的稳定和持久,幕帘从五层改为三层,使外观更加简洁流畅。同时,为保证金属流苏能抵抗外滩的强风,流苏结合了“竹”的元素,而这些如同竹节一般的黑色减振环,能大大降低强风对幕帘的影响,还带来了分节整合的错落感。

675根铝管,每根长度不一,最短为2.1米,最长的达到16米,铝管直径也各异,所以当幕帘转动时,将呈现出各式各样的视觉效果。

从今天开始,复星艺术中心每天分四个时段上演帘幕转动、灯影幻变、喷泉妙乐的华彩景象,普通市民都可尽情欣赏。而灯光变幻更是多达7种,配合帘幕转动,更是造就了千变万化的灯影帘动,站在建筑前,就怕眼睛不够用。

首展《20》带你领略

中国当代艺术每一步

复星艺术中心开幕首展名为《20》中国当代艺术群展,与上海顶级的国际化画廊香格纳画廊联手举办,香格纳画廊为此不惜拿出自己成立20年来压箱底的典藏珍品,还向超级大藏家们借展了部分绝品名作。这些作品中包括曾梵志上世纪90年代最成功的“面具”系列中的《97第18号》、张恩利早年大尺幅油画《床3》、张鼎参加过国际大展的装置作品《18个立方体》、丁乙20年前的旧作《十示》,另外还有艺术家杨福东、余友涵、李山、耿建翌、欧阳春、徐震等人的代表作和近作。

展览通过选取中国当代艺术史上至关重要的20名代表艺术家,梳理出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上海当代艺术家20年来的创作演变历程。希望告诉大众,当代艺术并不是遥不可及、晦涩难懂的,本身是对现实生活的冷静反思。同时,当代艺术相对于传统艺术,具有油画、影像、装置等丰富的多媒体形态。

同时,这个展览也讲述了初创于1992年的复星集团和起步于1996年的香格纳画廊,他们所共同见证的上海巨大变化与蓬勃发展。

瑞士人劳伦斯·何浦林刚来上海开画廊的时候,连固定场地都没有,1996年他在波特曼大酒店的走廊里找到了可以供他免费挂画的墙面。而今,香格纳画廊在全球拥有了7个艺术空间,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画廊之一。

香格纳画廊这次提供的展品,具有梳理美学历程和回顾自身画廊史的性质,更与全新的复星艺术中心这一多功能艺术空间的内外巧妙融合,构成了作品与空间的息息相关和内在呼应。这一切,观众到了现场,领略2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每一步,透过建筑金属流苏缝隙,远望浦东滨江美景,感受复星集团20多年来的巨大前行步伐,以及背景中上海的飞速发展,自然感悟良多。

是公共艺术空间

不是私人美术馆

值得指出的是,复星艺术中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私人美术馆。它的宗旨是建成一个面向大众的公益性艺术场所,将当代艺术从画廊传播至更广阔的公众生活之中,在崭新的艺术地标上,与广大公众共同营造一个享受艺术的美妙空间。

复星艺术中心在诞生之初,就如同复星集团的国际化版图一样,在国际艺术视野中寻找契合点。复星艺术中心已经与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达成了战略合作,并携手日本“后物派”艺术家宫岛达男共同打造外滩地标性公共艺术装置——“数字空中花园”,300盏LED灯代表了300位来自不同地域、拥有不用文化和背景、共同生活在上海的居民,不同的闪烁节奏讲述了每一段不同的人生故事。

艺术魅力的呈现有赖于每一位观众的参与,“数字空中花园”就是复星艺术中心为大众营建艺术空间的首件作品,这一“皇冠上的明珠”还会不断呈现更多与大众息息相关的公共艺术作品,它的未来值得期待。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