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担不起孩子上昂贵早教,别气馁!

2016-12-23信息快讯网

 

 

李钧雷

今年10月,美国公共广播公司(NPR)和哈佛大学陈曾熙(T.H.Chan)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发布一项有关美国家长如何评价当前儿童早期教育(此文中“早教”是指零到五岁的家外提供的养育和教育)质量和条件的调查报告。其中就发现,十分之九的家长(比例为89%)认为他们自己孩子获得儿童早教的质量非常好、大多数家长甚至认为是到优秀水平。在美国让公众达到如此“广泛共识”是令人惊讶的———毕竟在这个国家,大多数人对教育问题很少达到共识,在诸如基于标准化测试的教育体系、对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体系的质量比较,以及在科学课堂上老师是否能教授有关进化论、全球变暖等议题,总有很多意见分歧。家长们的这些高度评价也与美国儿童科研界近十几年来有关儿童早期教育质量的研究报告相矛盾。举例来说,在2006年,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院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的专注儿童的分支机构) 的报告总结道,不足十分之一 (比例为9%) 的儿童早教机构可以被评价为“非常高质的”,大多数儿童早教工作只能说“质量平平”。

89%和9%,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百分比不可能都是正确的评断。到底大多数儿童接受的早教是高质的,还是低于质量基准线以下? 孰真孰假?

这个问题其实对中国的家长也有借鉴意义,因为越来越多的中国早教机构和评估标准也不断地在吸取、引入甚至接受西方早教系统中的衡量标准与工作方法。

其实,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基于的是对儿童早期教育质量的不同视角,一种来自普通家长,一种来自研究专家。两类人群对“质量”有不同的理解。虽然专家似乎有科学数据和量表的支撑,但专家不一定是对的,家长不一定是错的。

1

早教服务两大评价体系,看硬件VS看软件

早教研究通常采用两种质量评估手段,一种被称为“环境评估”。这是全美普遍采用的一种质量评估方法。上世纪80年代,首个环境评估标准诞生,它主要评估了硬件方面的各类资源,包括儿童家具、玩具、书籍和玩乐场所等。第二种质量评估被纳入儿童早期教育评估体系也就是最近10多年的事,它被称为“关怀互动评估”。这个评估聚焦于老师和儿童之间的互动,不论硬件环境如何,这个评估更关注人文环境因素。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评估体系不断改进、调整,“环境评估体系”开始囊括一些人文互动因素 (但距离“关怀互动评估”还有很大缺陷),与此同时,因为美国受国际竞争的压力对教育成绩愈来愈重视,“关怀互动评估体系”开始在师生普通互动之外囊括更多的教学因素,比如,教师的教授语文或数学的素养水平。当前,这个体系更确切的应该称为“教学互动评估”(这个转变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是有争议的,因为有很多早教专家认为早期成长与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不能同等)。当上述的研究报告称大多数儿童早教机构没有达到“优质”的标准,就是因为大多数现有的机构在环境评估体系或教学互动评估体系没有达到“优”的标准。

2短暂一瞥的“印象”,家长们的评价科学吗?

那么,为什么家长们在儿童早教质量方面普遍不认同研究专家报告的结论呢?

大多数家长不可能用繁琐的数据表格或工具来多方面考察一个儿童教育机构,并从硬件到软件做出全面的评估。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家长对早期教育机构的印象往往来自于一系列实际接触中短暂一瞥的机会。例如,他们对给孩子选定的早教机构的第一感觉,来自于首次实地参观了解的印象,或是依赖于其他家长口中的经历和评论,以及自家孩子每天回到家后描述的学校里的故事和家长自身与老师在接送时的短暂接触等。大多数家长也不会每天把这些印象记录下来,打分、记点数等,他们对儿童早教的评价更多来自一种直观的“印象”。这种印象通常包括一种安全感、对老师和机构的信任感,以及孩子们在机构里相处得十分愉快的感觉。久而久之,家长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在合适的早教机构渐渐地成长和学习。全面的学习和成长包括很多方面,除了狭义的阅读、数学能力,还包括玩耍游戏能力、创造力、好奇好学好探索的素质、与其他孩子相处与分享的能力,对长辈表现出尊重、对自己和别人表现出热情与担当的能力。

我们中心的创始人、美国儿童节目之父弗雷德·罗杰 (FredRogers)先生把这归纳成三个简单的词:无论是早教还是家教,我们共同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拥有confident(对自己有信心,即便是挫折的时候)、competent(学习做事助人能胜任)、caring(对其他生命,无论人,动物,自然界,都有爱心)。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全面发展这也成了家长衡量质量的根本满意度。

3“高质”机构不一定确保孩子们未来的成就

那么,到底谁是对的———研究专家还是家长? 今年我参与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教育局早教部门有关儿童早期教育质量研究的工作组。这个专家组聚拢了几位当前着重于早教质量研究的权威专家来讨论如何创新一个评估儿童早期教育质量的新体系。这些研究者并不强调当前研究“正确”与否,反而更乐于质疑科研工具于数据的弱点,并承认当下的研究结论中呈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

比如,当我们用偏重硬件和设施的环境评估体系时,很多向低收入社区提供服务的早教机构被评为质量低下,是因为它们没有所谓优质的硬件设施场地。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些机构对孩子的关爱有什么质量性的缺陷。当我们用偏重教学的互动评估体系时,许多儿童早教机构 (不论是在高中低收入社区) 在关爱互动分方面可以获得“良”到“优秀”的评价,但在所谓的“教学质量”方面得分就相对很低。即便在美国 (在很多欧洲国家更是),传统的儿童早期教育通常不是用来教授“字母和数字”的场所,它们是用来给孩子提供更广义和全面发展的一个富有人气、关爱和玩乐的空间。

这些很坦率的评估专家说,我们对现有的质量评估标准和工具质疑的最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科研中发现,早教机构得到的所谓质量分高或低,往往并不左右到它们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力。更确切地来说,就是当大规模跟踪研究尝试着通过机构质量评估分 (两种评估体系都纳入其中) 来预测 (在同样机构里的) 孩子将来的发展成就时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质量评估分没能有力地预测到未来的结果,特别是超出了基本认字岁数的有真正长远意义的儿童发展结果 (例如素质、行为、情商)。用这些研究专家的话简单概括:目前的儿童早期教育质量评估的结论处于一种非常不确切的状态,即“高质儿童早教未必有效,卓有成效的早教结果未必来自当初高质的早期教育服务”。这里,“高质”这个词是要打引号的———这是说,这是用了上述的有很多局限性的评估系统来定义的书面数据的“高质”,而不是真正意义的高质量。

4别让“研究”或广告宣言凌驾你内心的直觉

这样来深读科研结论似乎是自相矛盾的。但这个矛盾结论的实质其实是提示我们,即便是当下最先进的研究也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才是对儿童“最好的”早期教育。即便是在早教所谓“领先”的美国,大多数政府或机构采用的官方质量评估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住质量的根本因素。

类似上述的2016调研中普通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质量的“直接印象”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我接触到了不少跨社会层次的美国和中国的儿童发展专业机构。我发现,不管是研究人员还是资深一线教育实践者,他们也十分依仗类似家长所持的“印象分”。他们中很多人会告诉我,当他们踏足一家儿童教育服务场所———不管是早教机构,还是学校抑或儿童医院,他们在研究或实践中的经历会让他们快速构建出一个对质量的“本能感觉”。过去十几年中,我们致力于去研究到底是什么让人们形成这种快速、直接、无意识的质量评价。与大多数家长类似,这些来自直觉的“印象”与硬件环境因素关联几乎无关,而与人际因素的关联更大———尤其是,师生和儿童之间的关爱、活动和互动。

今后的文章中,我会提供能帮助我们评价儿童早期教育的观察四个简单的视角。这四个视角分别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联、师生之间的主动被动关系、儿童发展所必须的挑战和支持、还有对所有孩子———不论他们的能力和性格———的包容度与归属感。

陈述这些科研和“印象”的分歧想说明的一点是,我认为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评估早教机构时,不必让所谓的“研究”结果或商业广告有关“质量”的宣言凌驾于他们内心对自家孩子获得的早期教育质量所作出的直觉判断。无论广告怎么诱惑或危言耸听 (“三岁定终身”“不要错过敏感期”等),当前科研上没有依据来证明一个富有物质资源的早教机构比富有人情味而设施平凡的机构给孩子提供更优越更多的早期成长机会与可能性。那些无法负担孩子进入昂贵奢华的品牌早教机构的家长,大可不必感到内疚或尴尬。相反,家长可以有自信心去通过观察 (实地)、聆听 (孩子)、接触 (老师)、交流 (其他家长),对早教机构的质量产生直觉“印象”的判断。即便是在现代早教发展悠久的美国,十分之九的家长也有同感。

(作者为美国圣文森学院心理系首席教授、弗莱德·罗杰早期教育研究与儿童媒体中心主任,编译唐闻佳)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