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高速公路”是这样建成的

2017-01-10信息快讯网

移动通信技术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截至去年底,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已在46个国家部署85张商用网络,已开通150万个TD-LTE基站,用户规模突破5亿。未来在时速500公里的高铁上,人们将不受限制地使用无线网络。

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到“4G同步”,在移动通信技术上,我们走出了一条从远远落后到并驾齐驱的道路,我国无线通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显著的提升,研制出了一批高端装备和战略产品,形成了4G系统、终端、芯片、仪表等无线通信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在昨天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被授予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每个人都不应被信息时代抛弃

在整个4G技术网络中,指甲盖大小的芯片是既关系到通信安全,又涉及成本的关键技术,上海展讯是该项目众多参与单位中唯一一家芯片设计企业。20年前,我国还没有一家像样的芯片设计企业,那时,我国和国外先进技术还有10-15年的差距,2001年日本已经开始3G建网,而直到2003年,上海展讯才研发出第一款2G芯片。

在移动通信技术的演化中,后一代技术要比前一代难十几倍,但是中国一直在追赶超越。2013年,展讯推出了第一块4G芯片,2016年,展讯4G芯片的出货量已经达到了1亿片,是2015年的10倍。不久前展讯更是宣布,5G芯片能与5G商业标准同步发布。

“我们有蓝牙、WiFi、GPS、北斗芯片等,这每一项提到的技术,在国外都是一两千人的团队在研发,展讯没有那么多人,但都做出来了,去年2月,我们推出了16纳米4G芯片,我们的技术已经和世界顶尖水平齐平。”展讯通信市场副总裁王成伟说。

接下去,要挑战的是7纳米芯片。如同他们从152纳米芯片一下子跳到了40纳米,跳过20纳米直接做16纳米芯片一样,跨越技术节点,是展讯能够后发先至的原因之一。

投入数十亿元全力解决“芯”痛

在移动通信芯片领域,英国企业ARM拥有“统领”地位,全球曾经有约90%移动手机和平板电脑采用这家公司设计构架的芯片。2013年斯诺登“棱镜门”事件爆发后,解决“芯”痛,已不仅是经济问题,更上升为国家安全——如果我们一直依靠购买芯片的核心技术而没有自己设计芯片构架的能力,我们就有信息安全危险,芯片也不能称之为完全自主可控。

去年,展讯又一次承接了打造国产手机中央处理器(CPU)的科技重大专项。为此,展讯向ARM申请获得了核心指令的授权,目前全球仅有展讯与高通获得了ARMV8手机芯片架构授权。有了这一授权,我们就可以自定义该架构下用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结构来做这件事情。

王成伟说,从技术的角度看,一款完全自主可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明年就可以问世,然而一家芯片公司想要活下去,远不止国家投入、企业实现技术突破这么简单,还要经历市场的考验。换言之,如果没有出货量,国产芯片就不能算真正成功。为此,展讯投入了数十亿元,全身心地投入到完全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芯片研发中去。

优质服务是一点一点试出来的

原本在国内各方面都已经通过测试的芯片,一到国外就“装聋作哑”,这是许多通信芯片企业都遇到过的挑战。地形地貌对通信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在空旷地方接受信号是非常容易的,在山谷里就很难,原本能够毫米级无感打开的网页,在高山上却要等几秒钟才能打开,你真的能忍受速度滞后吗?

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一枚芯片需和几百个运营商的几百个不同网络设备对接。据王成伟透露,展讯每个月测试路线达8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圈。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举全国之力、需上千亿元投资的大项目,它像高速公路一样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关系着我们每个人是否能连接上这个时代。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