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市场“游戏规则”,不服从就降级?

2017-01-20信息快讯网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今年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示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收录集刊(2017-2018)目录》。根据这一目录,一批高校学报被“踢”出了CSSCI期刊(以下简称C刊)核心版,不得不沦为扩展版期刊。这批被“踢”的学报,包括《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等。

“四年前我就预感到同济学报将被踢出CSSCI 目录,因为我们坚持不参与影响因子造假勾当。我好像一直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学报》 主编孙周兴在看到公示信息后第一时间表态。而 《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则于1月17日刊发致作者信,信中直陈,“目前的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体制对于人文科学是严重不公平的,但我们又无法摆脱这种体制,这既是我们办刊人的悲哀,也是中国学术界的悲哀。”

高校学报“6增6调”

据悉,CSSCI是1998年由南京大学评价中心受教育部委托开发研制的引文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情况。作为评价标尺的C刊,是高校学科排名的重要依据之一,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者的职称晋升,也和C刊发文表现密切相关。

根据最新的公示,C刊核心版刊物共554种,而扩展版期刊目录为200种。有学界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就高校学报看来,这次就出现了“6增6调”的情况。增加到C刊核心板的有 《齐鲁学刊》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而从C刊核心版被调整到扩展版的期刊分别是:《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大学学报,不能给学术添乱”

“大学学报,不能给学术添乱。”在得知 《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被“踢”出C刊核心版后,孙周兴表示,不太能接受这一结果,但即便结局如此,《同济大学学报》 今后也绝不参加影响因子造假。

事实上,早在2013年,孙周兴担任这份期刊主编并发表新春致辞时,就专门提到,“为了提高刊物的影响因子,眼下一些地方的一些学报居然串通起来相互引用,或者干脆要求作者本人安排引用。”关于大学学报应该怎么办,孙周兴专门撰文提出自己的设想和主张。

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孙周兴证实,诸如要求期刊间互相引用、要求作者本人安排引用事宜,甚至达到一定引用次数还可以发奖金,“用这种方式来提高期刊影响因子,我们坚持不这么搞,所以我们出局。”

武大学报调整稿件学科结构

在谈到被“踢”出C刊核心版的原因时,《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在致作者信中提到,根据南京大学CSSCI评价中心的规则,本次C刊目录的数据基础是2013-2015年敝刊所发表文章的被引成绩。由于这份刊物是全国高校系统中唯一一本只发表人文科学,即传统文史哲三大学科稿件的期刊,而传统文史哲三科的学者在发表论文时不太习惯像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者那样引用期刊论文,所以导致该期刊的被引成绩一直不理想。武汉大学学报认为,这是该刊物被“踢”出C刊核心版的重要原因。

谈及未来打算时,《武汉大学学报》 表示,从2016年1月已经开始调整稿件的学科结构,增加了部分影响因子高的政治学、社会学类稿件。

目前,《武汉大学学报》 已在刊物介绍中,将自己更新为CSSCI扩展版。发表致作者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如果投稿人“介意”这份期刊更新后的级别,不愿意将论文在这份期刊刊发,该刊物将接受论文作者提出的退稿要求。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