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警老唐们的“警戒线”
昨天起,上海公安机关实施社会面防控一级加强勤务等级,全员上岗,强化烟花爆竹管控措施。图为徐汇公安民警与区消防支队联合巡逻。本报记者赵立荣摄影报道
■本报记者 何易
早上8点半,民警老唐开着警车带着联防队员来到华亭镇联一村最北面的浦华塘,他要给前一天晚上在道口值守巡逻的同事们送上热气腾腾的早饭,并接班开始他们这一组的值守,这样连续不间断的巡防值守,一直要坚持到农历新年元宵节之后。
曾经的“烟花爆竹村”
华亭镇联一村坐落于嘉定区东北端,东与宝山区罗泾镇接壤,北与江苏省太仓市浏河毗邻。从警22年的唐洪斌是这个村的社区民警,在上海最北面的村子一呆就是近20年,他熟悉这里的每家每户,甚至村里的每一个水塘都能叫出名字,他自己,则也被人从“小唐”叫到了“老唐”。
由于地处市界线,交通又四通八达,这里20年前曾经有一家规模挺大的烟花爆竹厂,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厂里干活。上世纪末,这里逢年过节异常火爆,到处都有卖烟花爆竹。后来,厂关门了,但村子附近不少居民还靠着烟花爆竹谋生,这一度让属地派出所和消防部门寝食难安。“每到元旦、春节前几个月,我几乎都住在村里,只要一听到‘呯’的声音,就很紧张。”老唐说,随着相关部门开展重点查处,再加上烟花爆竹危险性大,年轻人不愿意干,纷纷外出打工,村子才逐渐脱掉烟花爆竹的标签。
无名小道上的“夹带”
2016年,《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外环外的合法烟花爆竹销售点一下子减少。于是,不少当地居民开始动起去邻省“进货”的念头。“这里去浏河镇比去华亭镇更近,大家习惯去那里买菜、聚餐。”老唐告诉记者。
禁燃令颁布后,市界线成了“警戒线”。如何不让违法烟花爆竹通过这些乡村无名小道“蚂蚁搬家”般地流入上海,着实让派出所民警伤透脑筋。
最后,社区民警主动挑起重担,轮班在自己对口辖区的市界线上设起巡查岗,劝阻居民不带烟花爆竹回上海。由于人手有限,老唐和联防队员尽最大可能在几个路口来回巡查。小道泥泞无法开车,他们就骑着电瓶车和自行车来回跑。早晚人员进出高峰期,为节省时间,老唐他们干脆穿上橡胶鞋,直接趟过田地、河沟。“每次满脚泥回到家,老婆总问我是不是又下河摸鱼去了,我告诉她没错,今天我又堵了多少条‘鱼’(烟花爆竹)进上海。”老唐笑着说。在他们的努力下,不少当地居民已经不再夹带烟花爆竹回家了。
见“生面孔”就警觉
联一村交通便利,加上以往又有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的历史,不少当地居民家中的闲置房一度成为不法分子存储烟花爆竹的中转仓库。“要想做春节生意,不法分子早在两三个月前就开始运货了,他们租用居民家空房当仓库,再中转贩卖。”作为社区民警,老唐对每家每户都很清楚,哪家突然多了生面孔,哪家门口停了辆外地牌照的车,都会引起他的警觉。
记者采访的当天下午,联一村社区活动中心院子里停着一辆江西牌照面包车,这引起了老唐的注意,透过车窗缝隙,他发现车里整齐堆放着十几个箱子,破碎的箱盖露出了一丝红色。老唐当即汇报请示,随后与赶来的消防人员打开车门,果然是十余箱烟花爆竹。在询问附近居民后,老唐得知司机可能在对面棋牌室打牌,当即赶过去,不料司机已闻讯逃脱。通过严密调查,警方在宝山区罗店镇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只留下老人,不少房子空了出来,一些老人贪图小便宜,就把房子借给外人当仓库。”近一个月来,属地派出所的一件主要工作就是对每家每户进行拉网式清查,绝不留死角。
当晚清查,老唐在让一户居民打开车库门时,察觉对方神色紧张,随后果然在那里发现50箱烟花爆竹。原来,两位70多岁的涉案人以前做烟花爆竹小生意,这些货是多年前留存下来的,一直不舍得交出去,平时还在熟悉的朋友圈里转卖赚点小钱,这次被查后,在市区工作的女儿立即赶回家劝解父母,并接受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