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手稿伪作再现拍场?

2017-02-05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记者李婷)“鲁迅杂文《靠天吃饭》的手稿”将出现在日本东京某拍卖公司春拍古籍善本专场预展。记者在国内某知名艺术网站上查到,即将于2月底在日本拍卖的该“鲁迅手稿”共计两页纸,用纸大小为27×39cm,文末附款识:“写到这里现在是一九三二年十月十四日的夜里,记,鲁迅。”

 

鲁迅手稿伪作再现拍场?-信息快讯网

消息一出,学界哗然。据中国国家图书馆透露,《靠天吃饭》手稿由鲁迅夫人许广平捐赠,自上世纪50年代初便保存在该馆。有关专家在仔细比对了该拍卖品和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手稿后,发现有很多可疑之处。

首先是落款,国家图书馆收藏的《靠天吃饭》手稿在文末只写了“七月一日”,而拍卖品上面附有一整句话,且把落款时间写成:一九三二年十月十四日的夜里。“这个时间显然是错误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 《鲁迅手稿全集》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王锡荣指出,《靠天吃饭》 是鲁迅后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杂文作品,被收录在《且介亭杂文二集》。该杂文集收录的48篇作品均是鲁迅在1935年所写,因此《靠天吃饭》的落笔日期是1935年7月1日。“鲁迅一生共写过900余篇杂文,按时间顺序被收录于16部杂文集,如果是1932年写的,应该被收录在《南腔北调集》,而不是《且介亭杂文二集》。”王锡荣说。

其次用纸也不同。国家图书馆收藏的《靠天吃饭》手稿所使用的是绿格稿纸,每页36行12列,页脚中部标序为:134、135。而即将上拍的这件拍品使用的是国立北京大学稿纸,每页25行20列,页脚中部标序为347、348。

 

鲁迅手稿伪作再现拍场?-信息快讯网

而拍品上的笔迹乍一看跟鲁迅的字体风格相似,但仔细看,笔锋是不一样的。王锡荣告诉记者,鲁迅的字虽然看上去很容易摹写,其实文字里面的个性是无法摹写的。对于经常接触鲁迅手迹的人来说,不管鲁迅的字体如何变化,那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韵味,是一望而知的。

近年来,鲁迅的手稿在拍卖市场可谓“一字千金”。最典型的例子是2013年嘉德秋拍的一件鲁迅致陶亢德书信,200余字的书信拍出655.5万元的天价,平均每个字3万余元,堪称近现代文人最贵的一纸手稿。这让一些人兴奋起来:名人手迹原来这么值钱了!在金钱和利益的驱动下,鲁迅手稿伪作近年来也频现拍场。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强调,经过几十年的征集,保存下来的鲁迅手稿绝大多数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等国家文化机构,散落民间的极少。鲁迅手稿真迹出现在拍场并不多见,上拍的伪作也多次被揭露。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