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一号”将首次在世界上试验雷达卫星多角度成像模式 让夜幕中的地球有话要说

2017-02-12信息快讯网

 

“珞珈一号”将首次在世界上试验雷达卫星多角度成像模式 让夜幕中的地球有话要说-信息快讯网

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武汉大学和航天科技集团将发射“珞珈一号”卫星,该卫星将试验雷达卫星多角度成像模式,这在全世界尚属首次。

“珞珈一号”搭载的高灵敏度夜光相机,其精度将达到地面分辨率100米,届时将获取精度远高于当前美国卫星的夜景图片。

01星与02星预计今明两年分别升空

2月4日,春节长假尚未结束,武汉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李德仁、龚健雅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师张庆君就聚首武汉大学,对“珞珈一号”卫星研制目标深入探讨,对后续论证研制的分工、经费筹措进行部署。

“珞珈一号”卫星研发项目由李德仁于2015年初提出,初衷是想促进地理信息产业与IT产业的大融合。

经过广泛调研需求并经专家评审论证后,研发团队选择了目前国内处于空白的“夜光遥感”及国家急需的“导航增强”作为卫星功能设计的出发点。李德仁、龚健雅、张庆君为工程首席科学家。

“珞珈一号”卫星包含两颗星,分别是01星、02星。01星目前研发进展顺利,可望今年年底发射升空。

01星重约10公斤,侧重于夜光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监测中国和全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卫星将搭载导航增强载荷,用于开展低轨卫星增强“北斗”等高轨导航卫星的试验。

02星由武汉大学和航天科技集团联合设计研发,满足1:50000测绘精度的多角度成像新体制雷达卫星,重量约6公斤左右,侧重于雷达技术的应用,主要用于目标物的勘测探查、地形地表变化的自动监测等领域,设计具有条带、聚束、多角度、双基地等成像模式,预计明年发射。

如果“珞珈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这将是国际上首次试验雷达卫星多角度成像模式,对我国雷达卫星和卫星测绘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介绍,“珞珈一号”卫星属于微小卫星,与传统的大卫星比,微小卫星大多在离地表1000公里以下的低轨运行,功能与用途没有太大不同,但在研制上“快、好、省”,并具有“星座”的核心优势,易于组网、编队,以代替昂贵的单颗大型卫星。

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表示,学校将加大投入支持“珞珈一号”研发工作;张庆君则称,航天科技集团将全力保障“珞珈一号”02星的设计和研制顺利实施。

 

“珞珈一号”将首次在世界上试验雷达卫星多角度成像模式 让夜幕中的地球有话要说-信息快讯网

夜光指数已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指标

以李德仁为首席科学家、张过教授为工程总师的武大研发团队在夜光遥感领域已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2015年,武大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教师李熙通过分169个国家的夜光趋势得出结论:一个地方夜光突减,很可能发生了灾难。

四年内战导致叙利亚83%的夜间灯光消失,武大研发团队藉此判断叙利亚内战的主要战场及变化,并估算难民迁徙情况,这一成果被联合国安理会等众多国际机构和媒体引用。

说起两年前这项被全球媒体关注的研究成果,李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当时是借助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免费公布的相关卫星数据进行的研究,今后如果搭载高灵敏度夜光相机“珞珈一号”01星上天,其精度将达到地面分辨率100米,夜间能看见长江上所有亮灯的大桥,将获取精度远高于当前美国卫星的夜景图片。

他介绍,“珞珈一号”卫星01星,是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不仅在夜光遥感领域发力,还将带给人类更多的“人文”认知。

李熙在办公室电脑上给记者演示了2011年—2015年叙利亚夜间灯光的变化图,以及我国多个省份的夜间灯光示意图。借助最新的夜光图,记者看到,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夜景连成片,明显强于周边区域,构成了中国最大城市群。

李熙介绍,夜光蔓延与区域经济发展高度相关,夜光指数已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指标。研究团队对近20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夜光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区域内中国的夜光总量跃居第一位,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强劲。此外,印度、东南亚等夜光增长同样迅速,而部分独联体国家的夜间灯光趋于减少,反映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李熙认为,借助即将发射的“珞珈一号”卫星,夜光遥感技术在未来大有可为,例如动态监测“一带一路”区域的社会经济变化、利用夜光影像校正区域经济总量、评估光污染等,让“夜幕中的地球有话要说”。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