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华亭石海塘是上海仅有古海塘 人称上海小长城
奉柘公路旁的石海塘。
古海塘石碑。
在奉贤柘林镇奉柘公路旁,一条长长的石海塘平行于海岸线。石海塘乍一看并不起眼,大约由四层石块堆叠而成,高出路面一米多,如同一道防护堤。若不是经人提点,很难想象这条宽2—3米的华亭石海塘始造于雍正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为了开通公路、方便居民行走,这条在发现时有4公里长的石海塘被破开了若干个缺口,旁边就是车来车往的奉柘公路。“作为上海绝无仅有的古海塘,华亭石海塘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红军带领团队,对如何将华亭石海塘升格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研究。目前,他们正为冲击3月的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实践竞赛做准备。
建造海塘已有千年历史
在奉贤柘林镇,修建海塘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当时的海塘一般都是土塘,每次潮水退却后,人们在海滩的淤泥最高处洒上糠,再沿着糠的痕迹就地取材修建土塘。刘红军说:“虽然土塘容易坍塌,但为了不让盐潮冲击内地,历朝历代只能不断修建被冲塌的土塘。”
到了明朝期间,柘林镇的海塘变得更为重要。除了防浪,还担负起了防御倭寇的特殊使命。由于海塘抵御倭寇的特殊性,明朝时首次将海塘修建为石塘。雍正三年(1725),更是将海塘内移,西起漴缺,经朱家、冯桥、营房至华家角与里护塘相接,全长约8.6公里。为了“一劳永逸,永垂久远”,雍正帝派俞兆岳全权管理海塘工程。俞兆岳接任后,改进原来设计,在条石之间用铁笋铁销上下左右连结,塘身都选用结实的青石和花岗石。雍正时期修建的石海塘,正是今天我们在奉柘公路上看到的古海塘。记者在奉柘公路海湾公路路口看到,“华亭古海塘”的石碑赫然在目,刻在石碑上的文字详细记述了这段石海塘的由来,并显示这里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沿着公路向前,一些小花小草和苔藓,从石海塘青灰色的石块间长了出来,也年复一年地见证着这段“上海小长城”的沧桑。不过,由于石海塘目前尚未进行成规模的旅游开发,车辆只是从这里呼啸而过,很难吸引游人驻足停留。
据介绍,在石海塘中埋铁笋、用土包石都是当时俞兆岳为华亭石海塘创新的技术。除此之外,每一段石塘上都刻有监造及施工碑记,其中两处碑记刻有“长庆安澜”“屹若金汤”等字样。此外,碑记上还刻有工匠、官员姓名、施工具体负责的部分等,从监造到施工都责任到人,这一点非常值得当代建筑学人思考。刘红军认为,正因为这些历史和创新,石海塘完全有资格升格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隔270年才重见天日
在石海塘外包土虽然坚固,但也给石海塘加上了一道“障眼法”,将其隐藏在了地下。直到1996年春,在实施奉柘公路降坡拓宽工程中,这段包在土塘中的石海塘才得以重见天日,此时距离石海塘建造已有270年之久。露出地面的石海塘东起奉海村,西至柘林城南,长约4.5公里。华亭石海塘也成了上海郊区最具规模的古迹,人称“上海小长城”。2002年,华亭东石海塘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奉贤一道人文风景线。
近三个世纪过去,石海塘周围早已沧海桑田。原本是临海而建,如今站在奉柘公路的石海塘旁向东南面望去,早已看不到大海的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村庄、办公楼和应用技术大学、上师大等几所高校的校舍和体育馆。今天的石海塘,离大海已有三四公里之远,如果没有专门的指引和说明,很难想象出当年凭海临风的情景。
根据文物保护法,海塘两侧17米内的保护地带不允许有任何建筑,17米之外的控制地带则不能有任何高大建筑,这一点目前来说并未做到。未来该如何保护华亭石海塘?刘红军认为,可以考虑将石海塘周围的公路和民居迁走,横穿海塘的公路则可以通过造天桥或是地道来避让,这样才有可能恢复4公里石海塘的原貌。
他还提议,可以在石海塘周围修建一座主题公园来开发石海塘的旅游价值,比如在小型展示馆内展出古代抗倭、修建海塘先贤的史料等。他设想的主题公园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应该是乡土文化教育的载体,吸引游客来观赏和了解。只有不遗忘石海塘过去的历史,才能更好地保护这座“上海小长城”,对它的出土赋予更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