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今日正式揭牌

2017-02-24信息快讯网

 

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今日正式揭牌-信息快讯网

今天上午,志愿者在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保洁。摄影 孙卉

讯 (记者李静)今天,继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之后,上海第二家国家湿地公园——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揭牌。经过几年的建设,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内生态系统、动植物栖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湿地恢复效果显著,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现有湿地植物108种,鸟类144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种,常见鸟类有白鹭、斑嘴鸭、银鸥、家燕、乌鸫、白头鹎等。2016年8月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

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宝山区,处于薀藻浜、黄浦江、长江三江交汇处,区位优势独特,是长江河口滩涂湿地的典型代表,总面积106.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63.6公顷,湿地率达60.3%,沿江岸线长达2250米,景色优美,生态环境良好,历史人文资源丰富。

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原址为长江冲击形成的滩涂湿地,公园西南角为著名的吴淞口,是上海市的“水上门户”,因清政府借地形建成水师炮台,得名炮台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备战需要,公园成为上海第五钢铁厂生产的钢渣回填滩和铁砂采砂场,环境污染直接影响黄浦江和长江的生态环境。

随着产业用地的再生和再利用,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2005年,宝山区政府在一片废弃钢渣之上规划建造上海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公园一期于2007年5月建成开放,二期于2011年10月建成开放,建设始终坚持“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的理念,保留了长江滩涂地的原生态风貌,并利用地方文脉、军事文化渊源及一系列新建设的相关休闲活动设施,公园兼具科普教育、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功能。开放至今,深受市民喜爱,并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荣誉,2012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3年,宝山区政府和上海市林业局联合申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并委托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3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按照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总体规划要求,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结合公园自身特色和特点,将“最科普的国家湿地公园”和“最典型的原生态滨江湿地”作为建设目标,突出生态恢复及文化重建理念,不仅让原有的滩涂湿地在设计中得到有效保护,并在沿江岸线一侧利用潮起潮落的水位变化,营造独特的湿地景观。如今,公园的湿地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体系逐步完善,在湿地保护、合理利用、功能展示、科普宣教等方面都有显著进步。

2017年2月2日是第21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减少灾害风险”,旨在宣传健康的湿地有助于应对极端气候、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倡导公众为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共同做出努力。今天(24),由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和宝山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17年上海市世界湿地日活动,同步在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举行,各行各业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者、志愿者参加了湿地保洁等活动,呼吁全民关心、保护湿地环境。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