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欠账应在我们手中偿清

2017-02-25信息快讯网

 吴淞江北岸变了。一年前,这里还是“五违”重灾区,搅拌站尘土飞扬,加工厂私搭乱建,工人混居其中,地上时不时可见横流的污水,大量违法建筑挤占道路导致交通“血脉不畅”。如今,不仅“五违”整治全部完成,生态修复也在有序推进,行走江边,满目青翠,生态、文化、体育三大板块已初见雏形。

 

    “请走”违法建筑,用的是法律

 

    作为嘉定区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短板之一,江桥镇吴淞江北岸被列入全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区域。这块总面积达1.2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共存在52家“五违”企业,其中违法建筑达22万平方米,违法用地达341亩。嘉定区委书记马春雷在调研吴淞江北岸生态环境时表示:“吴淞江沿岸脏乱差有历史原因,但历史欠账应该在我们手中偿清,而不能再将历史问题传给下一棒。”

 

    江桥镇去年初立下“军令状”:年内基本完成“五违”整治。镇上随即成立三个专项督导小组,分别由三位镇领导带队,把40名镇级机关干部分派到三个村,进村入户深入企业,协助督促各村开展整治工作。要唱好吴淞江北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这台大戏,关键是要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一场大张旗鼓的宣传让镇、村干部群众统一了认识:拆违是加快转型步伐,若干年后再看,江桥镇必将从这场整治中受益。

 

    “请走”违法建筑,江桥镇用的不是蛮力,而是法律。在综合治理中,一支律师团的加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的任务是为政府决策提供法律服务。涉及“五违”的企业虽然只有52家,承租户却数不胜数。以兆南钢材市场为例,278家经营户在此营生,一旦处置不当,就可能引发群体事件。整个吴淞江北岸的“五违”整治,从违法认定到告知、约谈,再到执法,江桥镇严格依法走完所有程序,最终对其实施强制拆除。

 

    生态整治、转型发展同步进行

 

    根据市政府批复的规划,江桥镇沪宁高速以南12.96平方公里被纳入虹桥商务区拓展区范围。优越的地理位置让江桥镇成为“北虹桥商务区”,而要真正配得上这个称号,从产业发展到城市面貌的全面转型势在必行。江桥镇从一开始就将生态整治和北虹桥开发、重塑吴淞江北岸形象紧紧联系在一起。

 

    去年4月中旬,就在拆违还在紧锣密鼓进行时,一份《北虹桥吴淞江北岸绿化带整治》规划书新鲜出炉:吴淞江北岸绿化带根据城市设计意向由东向西依次划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以发展生态绿地为主导的生态门户板块、以梳理改造城市空间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及交通公园板块,和提供体育运动、休闲健身和科普教育等功能的体育教育休闲板块。

 

    环境整治和整治后的转型发展同步推进。最东段的生态门户区域,一年前因江边有一家无证无照的钢材厂,周边遍布违法建筑,对居民而言,江岸是近在咫尺却无法亲近的所在。一年中,居民每天都能看见拆违的进展,天天都在变样。如今最东段新貌基本成形,违法建筑拆除后,这里已移栽近2000棵树木,江岸漫步,天水一色。今年三四月就将开始铺设塑胶跑道,贯穿整个滨江地带,长度大约有5公里。

 

    岸线中段,“五违”扫除之后,将建成文化创意中心。去年11月16日,北虹桥时尚园、北虹桥体育中心、北虹桥文创苑、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交流中心、海上轩-海派家具馆、北虹桥国际武术中心等六个文体项目已集中签约入驻,其中,书画创作基地由老厂房改造而来,今年下半年就将迎来众多书画家入驻。海派家具馆、文创苑等一批文化项目也已陆续开工。

 

    岸线西段原先沿江排布着四五家水泥搅拌站,常常尘土漫天。今后将变身为体育板块,体育场馆年内即将建成,足球场、羽毛球馆、篮球场以及健身设施一应俱全,可满足周边数万百姓的休闲健身之需。

 

    根据规划,江桥镇将在吴淞江北岸滨江花园和绿化带内设立健身步道、亲水平台、自行车租赁点、游船码头等设施。江桥镇党委书记汪洁说,希望1.28平方公里内,能有更多文化、体育甚至产业的功能,在同样的土地上产生更大效益。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