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唐三彩、元青花,而是“朋友圈”

2017-02-25信息快讯网

唐三彩、元青花,这些都“弱爆”了,知道民间收藏最最宝贵的是什么?

朋友圈,朋友圈,还是朋友圈! 重要的话说三遍。

昨天举行的首届静安区职工收藏文化展开幕现场,身为静安区收藏协会会长的蔡国声甫一亮相,就被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无法脱身。因为蔡老头上还顶着更亮的光环:故宫博物院特邀研究员,也是央视鉴宝类节目《寻宝》中为各路藏品作鉴别的专家组“三宝”之一。

广大藏友心中,蔡老俨然等同于“权威认证”。现场,蔡国声瞬间沦为“人肉布景板”被要求与无数藏友合影;还有一拨人,特地来求签名。而和颜悦色、恭敬谦卑的他总是来者不拒。

好不容易,蔡老从人群中“突围”得空接受本报专访。

谈及他从事了一辈子的收藏,蔡国声语重心长,道出“九字真经”与广大藏友共勉———勤学习、慎交友、平常心。

而这也是他一辈子悟出的心得。

收藏也要“拼人品”

蔡国声说,这几年收藏界普遍陷入了低迷。这从各类古玩城、古董市场的人流、交易量就可以看得出。“但是,这却是最好的时期,应该把这个时期转换为调整期、孕育期,去芜存菁,孕育新的发展方向和内在源动力。”

对于广大藏友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内在修为的时期。蔡国声说,希望更多人能静下心来,更多地注重提升专业知识和鉴赏水平。

不懂收藏的人,常常容易质疑:“贵圈好乱”。

但在蔡国声心里,收藏和任何一个“圈子”无差,核心是人,关键也在人。他说,收藏,不仅比拼的是藏品的品相,更要比拼的是藏友的品格。对于藏友来说,同样需要“以德为先”,道德修养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而后才是专业水平以及文学艺术水平。

老想着“捡漏”容易走偏

对于“九字心经”,蔡国声这样解释。收藏是一门大学问,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学习。“要达到的境界是:画外求画、书外求诗、言外求音”,即突破视觉形象的局限,达到更多元、更广阔的意境。

他说,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下,广大收藏爱好者绝不能仅仅关注藏品的价格,更要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关注藏品的文化普及、学术交流价值。

他建议,收藏爱好者应该习得一些哲学思想,避免偏听偏信,同时要提升文化修养,多诵读诗词散文,熟悉古时文化传统,甚至懂一些舞蹈及乐理,“最好还能了解一些物理学、化学知识,这些对收藏都很有帮助”。

收藏,是一个很仰仗“朋友圈”的领域。蔡国声也特别在意这个“朋友圈”:“圈子好了,收藏就会变得很有意思。切不可与那些急功近利、欺世盗名的人沾边,那样总有一天要栽跟头。”

收藏要走得长远,还要有一颗平常心。蔡国声说,人不能有贪心和妄念,不要老想着“捡漏”,否则就容易走偏。“世上哪有那么多‘漏’会专门等着你去捡!”

“用心”才能得长久

唐代掐丝珐琅铜镜、唐三彩蓝釉三足小炉、明宣德青花瓷盘、明代青花龙纹梅瓶、清乾隆粉彩碗、隋唐花瓣风字砚台……

此次展览先后遴选出200余件各类藏品,品类丰富。有早至西周、春秋时期的陶器,也有汉代到清代的各类瓷器,还有近现代的各类钱币、票据,甚至怀旧玩具,等等。

蔡国声说,这说明民间收藏热情高涨,涉及面很广,此次展览中有一些展品还是藏友从海外“淘”回来的,特别是一些珠串、砚台,甚至各国的铃铛,都是成体系的收藏,藏者“用心”可鉴,也充分体现出新时期、新收藏的特征。

他说,“用心”这一点很重要,这对于熏染民间收藏的文化氛围、提升民间收藏的文化底蕴很有帮助。

据悉,此次展览由静安区总工会、区文史馆等合作举办,从即日起至3月 5日在陕西北路600号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展示中心持续展出,向公众免费开放。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