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260万人 信用激励最受青睐

2017-03-03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 (记者顾一琼)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和市统计局昨天联合发布的面向全市注册志愿者和市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信用激励最受志愿者欢迎。此次调查共获得志愿者有效样本1005份,市民有效样本2001份。

截至去年底,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260万人,注册率达9.43%,志愿服务组织数达2.2万个,志愿服务项目11万多个。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首要目的是“希望帮助有需求的人”。此外,18.4%志愿者是出于“单位、学校或社区要求”,16.6%是“希望增加社会阅历、丰富工作经历”,11.5%是因为“个人兴趣爱好”,2.2%是为了“消磨空余时间”。

涉及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35.5%被访者表示是利用双休日,31.4%是利用工余或课余时间,25.3%表示“只要需要,任何时间都可以”,5.2%是利用节假日(包括寒暑假)。

涉及志愿服务活动的类别,排在首位的是便民服务类,比例达40.1%;其次是治安维稳类,35.7%;文体宣传类,30.8%;扶贫帮困类,30.6%;调解维权类,22.0%。相比之下,应急救援类所占的比例偏低,为9.0%,这一方面是因为应急类事件发生的比例较低,另一方面也与该类志愿服务对志愿者的要求更高,需要有较强的专业背景。

当被问及最希望接受的志愿服务时,排在前三位的是城市站点、敬老和医疗卫生,希望接受的比例分别为19.4%、16.4%和9.9%。

调查也显示,当前的志愿者激励主要是以精神性的评奖和宣传为主,如“定期评奖、表彰、选优等”占比91.6%、“优秀事迹宣传”占比89.8%、“领导会见、慰问”占比74.3%,位列前三。

从对提高志愿者服务积极性最有效的激励机制来看,志愿者选择排在首位的是“将志愿服务时间计入社会信用体系即信用鼓励”,选择比例达43.7%。此外,选择“建立健全‘时间银行’制度,将来换取相应服务”的占15.0%,选择“倡导并突出无偿奉献”的占13.4%,选择“提供求职或求学使用的服务证明”的占12.3%,选择“及时宣传表彰志愿服务中优秀事迹”的占9.4%,选择“适当提供基本服务报酬”的占5.3%。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