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震宁委员:阅读,从改变命运到享受乐趣

2017-03-07信息快讯网

 

聂震宁委员:阅读,从改变命运到享受乐趣-信息快讯网

聂震宁在接受采访。本报特派记者赵立荣摄

“阅读不是跳健身操、广场舞,音乐一响,比划一下就皆大欢喜、一哄而散。全民阅读应追求静水流深、持久绵长的效果,在广泛发动后还要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专业性的帮助,提高阅读力,提升阅读兴趣。”全民阅读的推动者,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全民阅读”一词先后被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等多个重要文件,《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近日相继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呼之欲出,全民阅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在政策助力、法律保障之外,《中国诗词大会》等综艺“清流”热播,也再次点燃了全民阅读的激情。

全民阅读的春天来临了吗?2007年,聂震宁作为第一提案人,在那一年的全国“两会”上与30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建议》。十年来,他始终奔走在全民阅读第一线,力争将联合国世界读书日宣言变为现实———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年老还是年轻,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十年,从新鲜提法到蔚成风气

聂震宁说,2005年、200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均低于50%,人们的读书热情普遍下降,读书人口与藏书数量减少。他感慨,十年前这一活动开展之初,连一些图书出版界人士都不能理解全民阅读何以会成为新鲜热词。

如今,全民阅读逐渐蔚成风气———自动借书机、图书“漂流”、24小时书店陆续出现,民间图书馆、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日益成熟,阅读类微信公众号遍地开花,各种读书活动层出不穷……

去年年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发布《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聂震宁认为,这是一份务实可行接地气的规划。“《规划》中提出的重点任务具体可行,都是十年来全民阅读实践的结晶,比如举办重大全民阅读活动,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大力促进少年儿童阅读,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等等。这些任务我们并不感到陌生,许多都是源自各地区、各部门的创新实践,而且事实证明行之有效,受到社会广泛欢迎。现在用 《规划》 的方式将十年来全民阅读活动中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归纳总结,作为任务明确提出,真正践行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证了 《规划》 的可操作性。”聂震宁进一步阐释。

让所有人享受阅读的乐趣

十年间,广大群众也经历了一场从“读不读”到“读什么”“怎么读”的转变和提升。聂震宁自己对全民阅读的理解也日益全面。他以奥运冠军观看群众体育比赛为例解释:“前者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后者旨在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两者的目的、要求和规律大不相同,全民阅读也是如此。”

聂震宁认为,全民阅读不像专业阅读那样有明确的目的、计划、要求,但也绝不意味着就是散漫阅读。要让中华民族崇尚读书的优秀传统绵延不衰,阅读的热情持久保持,他对全民阅读有着更多的思考,许多问题还需要从实践中寻求答案———

形形色色的图书推荐榜单,如何使其准确定位、服务于既定读者?

作为全民阅读最小的组合,家庭阅读怎么读?亲子阅读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什么最适宜? 其中存在哪些道德伦理内涵? 其中利弊至今还缺少讨论。

作为全民阅读最广泛的基础,中小学校园阅读怎么开展? 是任由学生自主阅读还是老师引导或作出规定? 阅读能力如何评价、如何升级?出版界有所讨论,但教育界还未关注,更没有专业的结论。

全民阅读最终还要落在每个人的阅读上,但读者应该具备怎样的阅读能力?怎样培养这种能力?这些问题在理论上仍处于“真空地带”,在实践中也基本处于盲目摸索状态。

在最近一次关于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的讨论中,聂震宁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建议条例确定中国的全民阅读日,二是重点人群的阅读保障。“我注意到,目前只有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残疾人的内容,远远称不上全面。”

“我希望全民阅读能让所有人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而不要把‘读书改变命运’‘书中自有黄金屋’与全民阅读联系起来。”聂震宁诚恳地说。

(本报北京3月6日专电)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