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自选自译双语诗集《守夜人》大陆首次出版

2017-03-07信息快讯网

余光中自选自译双语诗集《守夜人》大陆首次出版-信息快讯网

 

《守夜人:余光中诗歌自选集》(中英对照)

 

余光中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讯 《守夜人》是年近90岁高龄的“乡愁诗人”余光中首次在大陆出版的自选自译诗集,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了诗人从1958年至2014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创作的八十余首诗歌。诗集名《守夜人》,得名于集子里收录的一首同名诗,诗中写道,“五千年的这一头还亮着一盏灯,四十岁后还挺着一支笔,已经这是最后的武器”,守夜,也可理解为“守业”,在这个诗意孱弱、精神家园失落的年代,守住诗人的职业与诗歌的事业显得尤为艰难和可贵。《守夜人》一书堪称余光中对自己诗歌生涯深情的小结。

 

余光中自选自译双语诗集《守夜人》大陆首次出版-信息快讯网

《守夜人》1992年首版于台湾,收诗65首;2004年,新收17首诗,于台湾再出新版,获得台湾地区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推荐。序言中余光中写道:“诗兴不绝则青春不逝,并使人有不朽的幻觉”,而今推出的简体字修订版《守夜人》,距离首版已是24年之后,颇多增删琢磨,不仅增补了多首佳作,还专门为大陆读者撰写了新版序言。以余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再过十二年我就一百岁了,但我对做人瑞并不热衷。所以这第三版该是最新的也是最后的《守夜人》了。”

余光中写诗六十多年,成诗一千多首。自选且自译的诗集,余先生一生只出过一部,那就是《守夜人》。《守夜人》收录《乡愁》《翠玉白菜》《乡愁四韵》《与永恒拔河》《江湖上》等经典名篇及从未在内地出版过的不同风格作品,兼有中国古典文学韵味与西方现代文学精神,并由作者亲自译成英文,中英俱佳,体现了诗歌创作与翻译的良性互动。

诗集收入的最后一首诗《半途》,是余先生两年前的新作,写他彼时心境:知了越噪越显得宁静/此生倒数,该是第几个夏天/蝉声再长,也只像尾声了/与永恒拔河,还没有输定/向生命争辩,也未必稳赢。临近九十,生命脉络似乎明朗,却又充满悬念。守最后一盏灯的最后一个守夜人,让时空维度变得渺小……一眨眼,算不算少年?/一辈子,算不算永远?/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风里……

作者简介

 

余光中自选自译双语诗集《守夜人》大陆首次出版-信息快讯网

余光中(1928- ),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已出版诗文及译著四十余种。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余光中诗歌风格的变化轨迹代表了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走向。作为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仍在“与永恒拔河”。

链接

《守夜人》自序

写诗六十多年,成诗一千多首,而翻译外国的诗,无论是直接译自英美,或者是间接译自土耳其、印度、西班牙、匈牙利或南斯拉夫,也有三百多首了。但是自己的诗译成外文,除了东零西散见于一般诗选和评介之外,成为专书的只有两本:那便是德国诗人杜纳德(Andreas Donath)的德文译本《敲打乐》(Music Percussive),和我自译的英文译本《满田的铁丝网》(Acres of Barbed Wire)。

两书均出版于一九七一年。二十年匆匆过去,Horst Erdmann Verlag所印的德文本,和美亚书版公司所印的英文本,都早已绝版。我把自己旧译的《满田的铁丝网》加以调整,并大事扩充,成了目前这本中英对照的《守夜人》。

这本双语版的诗集收纳了六十八首作品,约占我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一,比我一般的诗集分量重些。其中二十七首是沿用《满田的铁丝网》的旧译;至于近二十年来的作品则都是新译,内有十四首更译于今年夏天。

《守夜人》有异于一般诗选,因为译诗的选择有其限制。一般的诗选,包括自选集在内,只要选佳作或代表作就行了,可是译诗要考虑的条件却复杂得多。一首诗的妙处如果是在历史背景、文化环境,或是语言特色,其译文必然事倍功半。所以这类作品我往往被迫割爱,无法多选,这么委曲绕道,当然难以求全。也就是说,代表性难以充分。

诗人自译作品,好处是完全了解原文,绝不可能“误解”。苦处也就在这里,因为自知最深,换了一种文字,无论如何翻译,都难以尽达原意,所以每一落笔都成了歪曲。为了不使英译沦于散文化的说明,显得累赘拖沓,有时译者不得不看开一点,遗其面貌,保其精神。好在译者就是作者,这么“因文制宜”,总不会有“第三者”来抗议吧?

来源:新浪读书、豆瓣等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