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悬赏三千寻语文书 寻书令引发怀旧潮

2017-03-14信息快讯网

为了一本第五版的《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发出了“寻书令”,没想到引来众多网友的帮忙。记者昨天从出版社了解到,书找到了。徐中玉老先生主编的这套《大学语文》10个版本终于“团圆”了。从1981年开始出版的《大学语文》伴随着几代人度过了难忘的大学时光,连出版社编辑都感叹,此次寻找与其说是在找书,更像是一次对语文教育的记忆追寻。

悬赏三千寻语文书

前几天,华东师范大学官方微信号发的一篇文章在朋友圈热转。其中提到,由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已经出到第10版,第11版的修订工作已经启动。“现任编辑范耀华博士在样书库里翻了个底朝天……始终没有找到《大学语文》(第五版)。如果您手中正好有这个版本,不妨和我们联系,把封面与版权页的照片拍下发给我们。确认无误后,只要您愿意寄回这个版本的原件给我们,就送您3000元的购书额度。”

什么样的一本教材值得如此“兴师动众”发动网友帮忙寻找,还要“悬赏”?曾担任第七、八版《大学语文》项目编辑的出版社董事长、社长王焰告诉记者,这套《大学语文》算得上开先河之作。

建国初期,我国各大学基本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1952年院系调整后,“大学语文”取消,中断了30年。学者们担忧人文教育荒废,在上世纪80年代初,徐中玉老先生与匡亚明教授发出在高校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呼吁,得到教育部的批准。课重新开,教材也要重新编。1981年,《大学语文》第一版由华师大出版社出版。

“《大学语文》出版至今36年,销量已经超过了千万册。”王焰说,虽然编辑一直在变,但对于编写理念的坚守一直没有变。“如果能把第五版找到,也算是弥补了一桩憾事。”

“寻书令”引发怀旧潮

“寻书令”发出后,4万多网友阅读讨论,后台收到了很多线索和建议。

“我们淄博有个图书博物馆,据说是最大的,可能会有吧?”、“孔夫子网上有一本是1988年的,编者是徐中玉和钱谷融先生,小编可以去看看”……出版社营销中心贺群星告诉记者,没想到一本语文教材能引发这么多关注,又惊喜又感动。“还有版本学研究者专门打来电话说,他根据微信中公布的图书出版日期,用专业的检索工具,能查到上图中的所有、包括自考系列的各种版本。可是,就是没有查到第五版”。

书,暂时没找到,不过倒是引发了一股怀旧潮。“第八版,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详解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还写了几页纸的作业”、“我用的1981年7月第一版,1982年2月第二次印刷,定价0.90元”……

为何一本《大学语文》会勾起这么多回忆?范耀华博士说,大学语文作为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存在于60、70、80和90后的心里。这种关于语文教育、文学的滋养是一脉相承的,这本横跨30余年的教材也就成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第五版”终于找到了

“在一周的时间里,我们收到了好多网友发来的图片,不过都是自考系列的教材,并非要寻找的全日制本科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每年发行达几十万的教材,怎么会找不到呢?

当编辑们陷入疑惑中时,热心网友发来了1995年第15次印刷的《大学语文》图片,封面与第四版完全不同。为了解开谜题,编辑们进入出版社种子样书库进行地毯式搜索,还与《大学语文》作者团队、历任和现任编辑进行一一沟通,寻找“神秘的第五版”。最终,在老编辑们的帮助下得以确认,这正是缺失的第五版。

贺群星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收到了来自上海和福建的网友寄来的第五版《大学语文》,书保存得都非常好。

“这样一来,我们终于摸清了《大学语文》的出版脉络。教材几十年来随着社会文化变迁的不断修订改变,对我们当下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辑也很有启示,值得研究。”范耀华博士说。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