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原野》为上海大戏院揭幕

2017-03-31信息快讯网

 

话剧《原野》为上海大戏院揭幕-信息快讯网

曹禺先生的名作《原野》为上海大戏院正式揭幕。图为新版《原野》彩排照。(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供图)

本报讯 (记者童薇菁) 经过3年多的装修改造,上海大戏院今天正式开张迎客,开幕大戏为曹禺先生的经典戏剧作品 《原野》。这是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原野》 再度于上海大戏院登台演出,而焕然一新的上海大戏院,也将成为上海戏剧舞台的又一坐标。

位于复兴中路的上海大戏院,1942年建成,初名“银光大戏院”,次年正式营业并更名为上海大戏院。1956年,上海大戏院更名为上海电影院。2011年,上海电影院歇业。此次改造重建后的上海大戏院,由一个拥有300个座位的中等剧场,以及一个多功能厅、一座辅楼组成,剧场二楼还专门开辟休闲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原野》 和上海大戏院缘分不浅。1943年10月,上海大戏院落成不久,艺华剧团就在此演出《原野》,轰动一时。经典就像一面棱镜,每个人都能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发现。重返上海大戏院的舞台,新版 《原野》 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青年导演何念执导,试图用“现代感”的方式再度打开这部戏剧经典。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经典,是我们的愿望。”何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原野》 的主创团队中有很多90后、95后,他们把之前 《原野》 的各个舞台版本都复习了一遍,萌生了为经典寻找新的表现形式的想法。“尊重经典,是尊重它的价值观,而形式创作者可以寻求突破。”新版 《原野》 打破了原来的叙事结构,从第三幕开始讲故事。整个舞台空间暗藏着玄机,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桑琦介绍,整个布景采用黑白灰色调,并且用灯光来着色,在实景中有些表现主义的效果。“因为曹禺先生原来表达的就是在现实主义基础上的象征主义,所以我们决定在现代排演方式的基础上,再加入一点表现主义的舞蹈剧场的形式。当有些情绪在舞台上放大时,在一些人物内心外化时,让观众感受到人物内心和不同时空的转换。”何念说。

话剧 《原野》 将从即日起上演至4月 5日。4月7日至16日将迎来上海大戏院开幕季的压轴板块“2017当代昆曲周”。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联合呈现的当代昆曲周,将在为期10天的时间里轮番上演传统昆曲演出,昆曲美学沙龙和原创当代昆曲,尝试以当代的方式打开一种昆曲的生活方式。上海大戏院正式开张前,曾作为首批观众参观剧场的王安忆说:“剧场,就是一个容器,用来容纳我们的想象,是我们从我们规定好的生活里分出的那一部分精神的生活。我们要把这个容器做好,让它能够容纳更多的含量。上海大戏院和我们的生活很近。吃完晚饭,散步就可以走到这儿来,然后进来买张票看戏,使戏剧这件事变得非常日常化。”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