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格斗机甲“大威”的梦想

2017-04-15信息快讯网

 

巨型格斗机甲“大威”的梦想-信息快讯网

“大威”是个身高接近4米、体重将近4吨的“铁金刚”。摄影李昊

 

巨型格斗机甲“大威”的梦想-信息快讯网

独立选手参与的机器人锦标赛是机器人格斗运动的基石。本报资料照片

2017年度中国无限制机器人格斗职业联赛首场大战赛场外,一台巨大的“高达”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这是国内最大的格斗机器人“大威”。

大威,采用了国内某特种机器人的专业级底盘,高度近4米,全装备重量4.7吨,以站立形态从0加速到80公里只需要12秒。他的左手是一个拳头形态,打击力量达到200公斤,右手是一个爪子,可以轻松夹穿一个汽油桶。

大威有多种操控方式:一种是像高达一样,人坐在它的胸舱内操作;一种是采用外骨骼进行操作———可以利用外骨骼的算法再结合英特尔公司的真实感知 (RealSense) 技术来操控它。

目前,全世界只有四台这样的巨型格斗机器人,分属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但彼此之间迄今尚未一战。“大威”梦想着中国“机甲战士”的胜利,梦想着中国机器人运动的兴起,更梦想着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雄起。

报记者 何易

电子竞技进入高校,成为被认可的运动项目尚在眼前,机器人格斗又开始在中国风生水起。据悉,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正在推动“竞技体育机器人”项目,中国的机器人格斗联赛正在接受体育总局项目审批,有望通过成为第100号正式运动项目,成为又一横跨科技、教育、体育界的新兴运动项目。

就在上周末,中国无限制机器人格斗职业联赛2017赛季在京城拉开帷幕。此前,由极战体育FMB(FightingMyBots,即“我的机器人战斗”) 与阿里体育、熊猫TV等合作伙伴在上海联合成立了中国首个机器人格斗大联盟。

在京城的首战赛场上,中国自主制造的巨型格斗机甲“大威”让所有人瞩目。

中国巨型机甲期待世界级对战

近两年,格斗类体育项目和中国民用机器人技术都在快速发展,上海的科创企业“极战体育”在这两者之间做了一个结合,希望通过机器人对战赛事和IP周边开发来唤起中国人对机器人的热爱,并且推动机器人运动成为主流运动项目。

“大威”应运而生。

极战体育CEO张宏飞告诉记者,在“大威”之前,全世界共有3台巨型格斗机器人。其中,美国一家格斗机器人公司制作的巨型机器人名叫“megaBots”;日本则由水道桥重工制作了一台巨型格斗机器人;俄罗斯也有企业宣布制作了巨型机器人,但迄今罕见资料。“巨型格斗机器人的出现代表着一个地区机器人格斗比赛的最高水平,中国也要造出自己的巨型格斗机器人。”张宏飞坦言,从推进机器人运动和产业的角度出发,一件标志性的格斗机器人产品能够吸引全球的机器人“粉丝”和科技爱好者的目光。2015年,日本水道桥重工曾接受“megaBots”的“战书”,尽管迄今尚未开战,却令全世界机器人爱好者津津乐道。

巨型格斗机器人的诞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国内经验为“零”。这个身高接近4米、体重将近4吨的“铁金刚”,因为成本等原因,在上海孕育,在江西诞生。“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件不靠谱的事儿,所以找装配厂都不容易。最终,江西的一家重机械装配厂承接了‘大威’的装配。”张宏飞说,“大威”的一条手臂就有一吨重,得靠大量龙门吊及起重设备……历时近三年,中国自己的巨型格斗机器人“大威”在2016年诞生。新生的“大威”向美日巨型格斗机器人下了“战书”,随时备战世界级的巨型机甲格斗赛。

让所有“粉丝”都能参赛

巨型机甲大战是全世界机器人爱好者心目中的巅峰赛事,但独立选手参与的机器人锦标赛才是机器人格斗运动的基石———即便是什么都不会的“小白”用户,只要怀揣参加机器人格斗赛的梦想,愿意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都能成为参赛选手。今年15岁的黄斌从小喜欢机器人,但毫无基础,通过为期16周的机器人青训营学习,目前已经成功参加了两次职业比赛。

今年开始,中国机器人格斗大联

盟推出的机器人职业俱乐部赛正式亮相。机器人职业俱乐部赛由主机器人和辅助机器人进行多对多对抗,团队组合中,既有地面机器人,也要有飞行机器人。这样的立体式对抗赛,对团队配合和战术战略提出了要求。其赛事构成可以用国际汽联旗下组织的F1赛事来比拟———机器人厂商,可以像汽车厂商组建车队一样来组建机器人战队。

“电竞这十年来在中国的发展为什么这么快? 每个人的身体机能是有差异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每天跑几公里这样的训练强度,但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动动鼠标、玩玩模拟器,通过对游戏的操作来比拼反应、思维、智力,获得成就感。同样,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站到拳击台上和彪形大汉对抗,但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智慧来制作充满力量的机器人并不断练习操控,尝试和不同选手对抗。”张宏飞认为,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都能参与,这就是体育精神。

去接近自己的梦想吧,哪怕只能前进一步

在筹备一场机器人格斗比赛时,极战体育曾经收到过一名来自边远山区年轻人的报名。他在线上跟赛事组委会反复联系沟通,了解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对于组委会发出的见面邀请,始终没有回应。后来大家才知道,他的家境比较困难,为了支撑家里另外一个大学生的学业,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学业外出打工。但即便如此,他也始终没有放弃制作格斗机器人的梦想。最后,赛事组委会出钱帮他买车票安排住宿,邀请他过来参赛交流,希望能帮助他圆梦。

当他在比赛现场拿出自制的机器人时,全场不少人的眼圈都红了:他用棒冰的小木棍制成机器人的骨架;用塑料小水箱、橡皮管和针筒来制作“土法”液压装置;通过继电器开关,像弹钢琴一样用手动拨片控制机器人来做出一整套动作……这对大城市的创客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他们完全可以买一两百元钱的开发板,通过手机App来进行简单的图形化编程,实现对小机器人的控制。

“这件事情让我们受到了非常大的鼓舞。”张宏飞说自己也是一个追梦人,“我梦想让全国不同背景的机器人爱好者都有机会在机器人格斗的平台上展示梦想,他们可以踩着我们的肩膀去接近自己的梦想,哪怕只能往前进一步。”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