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高冷尖端技术造福民生

2017-04-16信息快讯网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拥有很多高冷的尖端技术,并不断通过其技术转移计划,挖掘出在航空航天之外的商用价值,培育了大批新兴企业。这对我国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很有借鉴意义。

本文根据 NASA 的“衍生产品2017”报告,介绍这些太空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应用。

健康医疗领域

为宇航员设计的衣物、诊断仪和传感器,现今演变成保护生命、提高医疗诊断水平的新产品。

微型热导管用于脑外科手术散热

神经外科对手术器械的要求,是尽可能精确、可靠。双极钳,作为脑外科重要的手术器械,在对病灶进行切割和烧灼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也很容易对健康的脑组织造成损伤。

NASA花了大约10年时间,对热导管进行改进,使其适用于医疗。

热导管使用高温蒸汽快速高效地传输热量,工作原理类似于锅炉和散热器系统。NASA对热导管的研究始于早期的太空飞行。当卫星不旋转时,向阳面和背阳面的极端温差可能会导致电子零件失灵,需要将热量从高温面传导至寒冷面。

由NASA资助的一批“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中,有一个项目就是对热导管进行技术改进,使其可以用于医疗,包括用于脑外科手术的双极钳。

用微型热导管帮助散热的双极钳,可将热量快速传导并安全驱散,不但能提高手术精度,还可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最近,NASA又在尝试将热导管用于冷却燃料电池,来解决氢氧反应物发电过程中的散热问题。

有源像素传感器引领牙科成像进入数字化时代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喷气推进实验室 (JPL) 工程师埃里克?福萨姆开始着手开发一款基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技术的高效图像传感器。CMOS由微电子晶体管组成,在感光单元内部由预处理电路直接将传感产生的光电信号放大,转化为电信号,他称之为“有源像素传感器”。

CMOS技术源于NASA捕捉各种图像的需求,如今,JPL与多家企业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将这款传感器应用于牙科X光成像设备。

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牙科X光设备可以做得更小、更高效、更节能,不仅可降低设备对电噪音的敏感性,还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冷却服在医疗、体育和工业领域的新用途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比尔?艾尔金斯曾与NASA的艾姆斯研究中心和美国空军的工程师们一起,为宇航员研制过一套液体冷却服,包括一个头盔冷却系统。

后来,多家企业基于这种冷却技术开发了许多新产品,主要用于防止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后的脑损伤、提高运动表现、治疗脑震荡,以及帮助解决橄榄球运动员佩戴的头盔、工人和拆弹人员所穿的沉重防护服内部过热问题。

荧光诊断仪提供廉价的快速检测

NASA的宇航员需进行健康筛查,尤其是在太空。太空环境似乎会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一些细菌在微重力环境下的亲和力和毒性会变得更强。但医生却远在地球。若要将地面实验室中的那种笨重设备发射升空,耗资巨大。而未来的火星任务中,一次紧急返回可能耗时数月。

为此,NASA制定了“探索医疗能力要素”计划,由艾姆斯研究中心实施开发一个简单轻巧的快速诊断工具,以确保在几分钟内,对宇航员的健康问题作出准确的早期诊断。

2011年,艾姆斯研究中心利用NASA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项目与企业合作,利用智能手机的相机和处理能力,将其与传感器平台整合在一起,快速读取体液紫外光检测的结果。这一诊断过程与家用早孕检测相同———将体液与发光分子 (经紫外光照射会发光) 和某些生物标志物 (能指示生物条件,如特定疾病存在的信号)结合在一起。

现在,基于智能手机的诊断硬件已经面世,具备速度快、成本低、便携、易用等多种优势,可用于偏远地区的医疗工作,并能将诊断结果和地理位置发送至中央数据库,绘制疫情的传播地图。

基于太空技术的骨密度扫描仪

微重力环境下,骨头在数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研究者们希望回答这些问题,并获得新的医疗见解。为此,NASA需要一个适合在国际空间站上操作,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让宇航员遭受有害辐射的骨密度扫描仪。

NASA和空间科学促进中心及Techshot公司合作,设计开发了一种商用骨密度仪“BoneD”,主要用于研究微重力环境对小鼠的影响,并在国际空间站为客户提供商业服务。

让婴儿感觉舒适的温度调节面料

为了对宇航服内的热量进行管理,NASA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相变材料进行过研究。像冰块一样,这些材料在从固态转化为液态的相变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遇到更冷的温度时,又释放热量,重新冻结为固态。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相变材料,能比水容纳的热量更多,热量转移更快,能在让人感到舒适,且无毒、不易燃烧。

1987年,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研究人员尝试将这类材料容纳于微小的胶囊内,代替航天服内的热交换器;1988年,他们又尝试将相变材料与合成纤维相结合,研制宇航员的绝缘手套。

如今,源自NASA的相变材料被商业化,制成各种型号的婴儿襁褓、睡袋、衍缝被等,为缺乏现代医疗服务地区的婴儿提供保温产品。织物中的相变材料能够在温暖时吸收热量,寒冷时释放热量,帮助宝宝保持最佳体温。

公共安全领域

NASA每天都在应对极端环境的挑战,为此创造的各种工具,现已被应用于地面的安全监控、云层预警和水质净化等领域。

火箭技术阻止共振晃动

所有结构都存在固有振动,这与形状和质量有关。发射火箭时,若引擎产生的声学共振频率与火箭结构的频率一样,就会相互驱动产生巨大的振幅,并导致物体断裂。因此,“战神一号”(Ares-1X) 运载火箭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振动问题,会对载人舱中的宇航员造成潜在威胁。

为此,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工程师们试图用一个约45公斤的小装置———“破坏性调谐质量阻尼器”,阻止约30万公斤重的飞船出现共振。火箭第二阶段使用的氢燃料是质量巨大的液体。该设备被安装在燃料箱上之后,会像气球一样按照指定的频率扩张和收缩;收缩产生的空间,会被液体流过来填满。

与“调谐质量阻尼器”通过传递能量消耗振动不同,它通过改变系统动力学控制火箭结构的振动频率,从本质上关闭共振。

未来,它有望成为行业标准,用于航空航天和商业用途,如桥梁抗震、摩天大楼减晃、对石油钻井平台的支撑等。

微型机械传感器监测铁轨,预测故障

NASA格伦研究中心与美国锐拓集团合作开发的一种旋转振动传感器,可以安装在直升机的传动装置上预测故障,还能用于汽车变速器、工业设备、石油和天然气钻探。

该技术始于NASA的亚音速旋转翼项目,用于对直升机零部件进行健康评估和预测。后来,研究人员意外地发现,这种传感器还可用于检测出现问题的铁轨。

为创建新的轨道安全系统,锐拓集团改装了这些传感器,使其能稳定地安置在高速旋转的火车轮轴末端,用以监测轨道上的异常情况,预测铁轨和车轮的故障。

弦式传感器预警云层险情

在空中,冰会覆盖在机翼和引擎上构成极大威胁。多年来,NASA一直致力于消除这个隐患。

不同于动辄花费数10万美元的地基结冰遥感系统,NASA在21世纪初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收集方式———用气象气球将一款轻型的廉价传感器送入云层。有冰聚积时,弦的震动会发生改变,检测这些改变,就能为科学家提供信息———天空中到底潜藏着多少液态过冷水。利用这种传感器,NASA开发了一套地面系统,为飞机提供恶劣天气的预警。

这种传感器还能用于大田。当出现危害农作物的近地结冰条件,如有冷雾聚积时,传感器就会响起警报。

高流量纳米纤维过滤器净化家庭与农田用水

全世界有超过10亿人缺乏清洁的饮用水。同样,太空中的每一滴水都无比珍贵。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于2015年至2016年,曾在国际空间站生活了将近1年。NASA开发了一种专门的技术,为其收集每一滴水分,包括汗液和尿液,使其转化为可饮用水。

过滤是唯一的净化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过滤器都安全有效。许多廉价的虹吸装置可去除污垢和污染物,却对更危险的渗透物束手无策,尤其是病毒。许多细菌和单细胞生物也能通过过滤器,被这些微生物感染的过滤器甚至会带来二次污染。

汤姆?斯莫科夫是来自犹他州的纯水技术公司创始人,他希望能建立低成本的水过滤系统,快速高效地为整个村庄提供用水。他发现,为约翰逊航天中心开发的纳米陶瓷过滤器,能迅速消除超过99.9%的细菌和病毒。

从一家特许生产商那里买下这款过滤器后,纯水技术公司研发的WaterResQ紫外多级过滤系统,可直接带至水源地使用,只需一个12伏的电池供电,就能每小时生产174加仑的饮用水。手摇曲柄提供动力的移动式手动过滤系统,则能空降至森林火灾现场,为消防员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生活消费领域

应用了太空技术的手机摄像头、滑雪护目镜、助听器充电电池等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CMOS传感器助力手机摄像头及高清视频

继牙科X光机之后,手机和数码相机也广泛使用了CMOS有源像素传感器。事实上,我们用任何数码成像仪拍照时,都是在使用NASA的CMOS技术。

上世纪六十年代,喷气实验室(JPL) 的工程师尤金?拉里提出了有关数码摄影的构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基于电荷耦合器件 (CCD) 的传感器使高质量数码摄影成为可能。随后,JPL工程师埃里克?福萨姆创新改造了CMOS传感器,将时间与控制系统、模拟数字转换器和信号处理器等几乎所有电子元件,都整合在一张芯片上,研制出更加紧凑、可靠的“芯片上的相机”。

手机内置摄像机需要更加轻便、节能的高效图像传感器,这成为CMOS传感器大规模批量生产的主要推动力。随着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高,CMOS技术已主宰整个数码成像行业,截至2015年,包括汽车、监控和医疗行业在内,市场总额已接近100亿美元。

GoPro公司将CMOS数码图像传感器的优势最大化,开发出运动相机,用户可以将其安装在自拍杆、冲浪板甚至自己身上,高保真地记录每个冒险瞬间。

滤蓝光镜片让滑雪者的视野更清晰

所有人类肉眼可见的颜色中,对蓝色和绿色尤为敏感。当红色等外围色调与之同时出现时,就会被减弱识别度,该现象被称为“中心荷载敏感度”。某些情况下,这会干扰目标发现、距离估算等视觉判断。

上世纪九十年代,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资深科学家莱恩?哈斯里姆开发了一种屏蔽蓝光和绿光的光学滤波器,能将绿色变成黑色或灰色,使其他色彩脱颖而出,帮助我们更容易发现森林中的伪装物和那些濒临死亡的植物。经空气分子散射的蓝光会在山坡上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朦胧视野,造成隐患。而将NASA的光学滤波技术用于滑雪护目镜,可过滤95%的蓝光,能将此种环境下的视敏度和深度知觉平均提升12%-15%。

后来,哈斯里姆的技术成果被商业化,两家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系列滑雪护目镜产品,让滑雪者在山坡上也能拥有清晰的视野。

源自NASA的助听器充电电池

NASA花了很多精力开发银锌充电电池,是因为与其他电池相比,银锌电池的功率/重量比更高,即每盎司单位重量能提供更多的能量。

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的宇宙动力实验室是NASA格伦研究中心的合作伙伴,经他们共同努力开发的“无机-有机”电池隔板,解决了银锌电池的电极易于溶解腐蚀、导电率低等问题,电池的耐久性和制造工艺也取得重大进展。

在此基础上,来自加州卡的ZPower公司经过数年后续研发,最终推出了一款可以改装放入大多数现有助听器中的银锌充电电池。它也是首款只需充电一次就能持续工作超过一整天的助听器电池。

这种电池装在一个专用插口内,该插口能直接将电荷从充电器传输至电池,免除了插拔电池的烦扰。

大型3D打印机让制造走入大众生活

近年来,随着3D打印机的传播和精密度的提高,NASA正在探索使用3D打印技术为太空长期载人航天任务提供帮助。

2014年,来自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和太空制造3D打印公司的工程师团队,建造了第一台可在零重力环境中工作的3D打印机,并成功地在国际空间站进行了测试。在太空中,只需接收来自地球的设计文件,就能打印出需要补给的设备,或那些无法发射至太空的物体。

凭借在NASA获得的经验,来自约翰逊航天中心的前雇员团队创立了re:3D公司,制造销售低成本的大型3D打印机,大小是边长约为60厘米的立方体。他们希望让尽可能多的人有机会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所想”,为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没有超市、无法网购的人们提供帮助。

碳纳米管树脂支撑起船只、自行车

碳纳米管是由扁平的碳片材卷成的管状结构,1991年由日本科学家首次发现,强度是钢的100倍,重量仅为其六分之一,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理论上一直认为,将其他材料与这些强度极高的粒子混合,就能获得同样的强度,但事实证明很难实现。将原始的碳纳米管加入复合材料,它们只会聚集在一起,变成“一团制作失败的蛋糕糊”。

NASA一直都在寻找使宇宙飞船变得更坚固、更轻巧的方法,并提供资助推动碳纳米管在商业产品中的应用。例如,将轻便又坚固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于船舶的着陆甲板,能让较小的船只开到甲板上,即使螺旋桨仍在旋转,也不会撕毁甲板;用灌注了碳纳米管的环氧树脂复合物制造赛车,能更好地承受撞车的冲击力;该材料也被用于制造自行车和棒球棒等体育用品。

(作者系上海科学院规划研究处助理研究员、博士)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