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流日本的陆心源旧藏有哪些宝籍

2017-04-17信息快讯网

晚清四大藏书家之一陆心源的毕生收藏被后代转卖日本静嘉堂文库,是近代中国藏书史上的一大悲剧。宝籍东流,举国震惊,至今学术界、藏书界为之痛心。当年,究竟流失了哪些宝籍?据上海古籍出版社近日整理出版的 《静嘉堂秘籍志》透露:这是从中国流失到日本的最大一宗中国古籍善本,仅宋刻本就119部。其中,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三十卷,是现存最早的李太白文集刊本;《外台秘要方》收录了唐以前重要医学文献,包括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等。宋刻本早在明朝已值一页千金。据统计,今天在整个中国所能找的宋刻本在1500部左右,多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静嘉堂秘籍志》由日本明治、大正时代的目录学家河田罴撰写,为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陆心源旧藏古籍善本的专门目录。静嘉堂由三菱财团在明治维新时期创立。当时,日本提倡新学,轻视旧学,旧家汉籍大量散出。岩崎家族却反其道而行,大力收购日本藏书家的旧藏,还到中国广收汉籍。其中,1907年从中国购得陆心源旧藏堪称静嘉堂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收购。

陆心源是我国清末著名藏书家,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人。他用于藏书的地方有三处: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皕宋楼特藏宋元旧本,十万卷楼藏明清精刻、名人抄校与近儒著述,守先阁藏普通本。据统计,3个书库的总藏书量达4000余部,4万余册,约15万卷。其中,皕宋楼与山东聊城海源阁、浙江杭州八千卷楼、江苏常熟铁琴铜剑楼齐名,并称晚清四大藏书楼。“皕宋”即二百种宋刻本的意思。

陆心源去世后,藏书由长子陆树藩保管。陆树藩本欲献书国家或地方,或售予私家,但均未成。后陆家经济陷入困境,急欲售书。陆树藩希望将藏书整体出售,但因要价太高,国内机构及私家难以承受。陆树藩就秘密托其堂弟与日本方面联系。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文库派汉学家岛田翰赴湖州调查陆氏藏书,经商议,陆氏将藏书以12万元售给岩崎氏。1907年6月,日方人员将陆氏藏书船载赴沪,随即运往日本。至此,静嘉堂文库一跃成为日本收藏汉籍的重镇。

岩崎弥之助收得陆氏旧藏后,委托目录学家河田罴挑选里面的精善之本,撰写藏书志。大正六年(1917年),《静嘉堂秘籍志》正式面世,该书的著录范围为文库所得陆氏藏书中的皕宋楼和十万卷楼旧藏。正文卷一至十二为“归安陆氏皕宋楼旧藏”,著录汉籍270余部,其中宋刊本119部、元刊本116部、明刊18部,余为旧抄、影宋抄等。卷十三至五十为“陆氏十万卷楼旧藏”,著录2000余部,多为明清刊本、抄本及覆宋、影宋本等。

上海古籍出版社此次出版的 《静嘉堂秘籍志》以大正六年排印本为底本,吸收近年研究成果,对原书内容进行校勘、核正,订正错误、补充遗漏、统一体例,并编制四角号码 《书名索引》《撰校评阅序跋者索引》《藏书家及藏书印鉴索引》三种附于书后,以便读者使用。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