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茶话】刘半农:《国外民歌译》

2017-04-24信息快讯网

【书人茶话】刘半农:《国外民歌译》-信息快讯网

 

五四时期的刘半农

 

【书人茶话】刘半农:《国外民歌译》-信息快讯网

 

《国外民歌译》书影

■陈子善

《国外民歌译》,大三十二开毛边,书脊印“刘复 国外民歌译 第一册”,扉页印:“刘半农国外民歌译第一册 一九二七年北京北新书局印行”,版权页则为“国外民歌译第一集 一九二七年四月初版 一九二七年六月再版 第001943号(钤蓝色数字章)”。这就是说,我所藏为再版本,编号1943号,再版累计印数很可能二千册也。

此书有周作人的《周序》和刘半农的《自序》。书中收入刘半农据法文和英文翻译的法国各地以及英国、西班牙、希腊、罗马尼亚、土耳其、波斯、印度、尼泊尔、柬埔寨、高丽(朝鲜)等国的民歌。附录刘半农1923年5月在巴黎译著的《海外的中国民歌》一文(初刊1923年9月23日北京大学《歌谣》周刊第二十五号)。

五四新文学巨子关注民间,对搜集中国各地民歌、儿歌和民间文学作品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其中刘半农和周作人、沈兼士、沈尹默、钱玄同、常惠、顾颉刚、魏建功等都是积极分子。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发表《北京大学征集歌谣简章》,7月底周作人把所录的绍兴儿歌寄给刘半农。1920年12月,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1922年12月,歌谣研究会又创办《歌谣》周刊。而刘半农赴法国留学后,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国外,锐意穷搜关于世界各国民歌的书籍,正如他在本书《自序》中所说的:“我既然是个爱赏歌谣的人,自然不能专爱本国的,有时还要兼爱国外的。当我在国外的时候,虽然自己没有能就地采集歌谣,而五六年中所搜罗到的关于歌谣的书籍,也就不在少数(当然,现在还继续着搜罗)。回国以后,有时取出来看看,看到自以为好的,而又是方言俚语不太多,能于完全明白的,便翻出一章两章来。到翻了几十章了,就刻成小小的一本”,那就是这部《国外民歌译》第一册。

刘半农作于1927年4月9日的《自序》还提供了鲜为人知的新史料。序中开头说:

这已是九年以前的事了。那天,正是大雪之后,我与尹默在北河沿闲走着,我忽然说:“歌谣中也有很好的文章,我们何妨征集一下呢?”尹默说:“你这个意思很好。你去拟个办法,我们请蔡先生用北大的名义征集就是了。”第二天我将章程拟好,蔡先生看了一看,随即批交文牍处印刷五千份,分寄各省官厅学校。中国征集歌谣的事业,就从此开场了。

其中提到的“蔡先生”即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从这段回忆可知,《北京大学征集歌谣简章》正是出自刘半农手笔,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现代歌谣研究的始作俑者。

周作人则在序中表示:“我平常颇喜欢读民歌”,因为“这是代表民族的心情的,有一种浑融清澈的地方,与个性的诗之难以捉摸者不同,在我们没有什么文艺修业的人常觉得较易领会。”他把“民歌”提到了很高的高度,并且提醒道“文人把歌谣作古诗读,学士从这里边去考证古文化”,而“我们凡人”有自己的理解“也似乎未始不可”。他肯定刘半农的译笔,强调刘半农“很有文学才能,新诗之外,还用方言写成民歌体诗一卷”,所以用他的笔去译“写民歌是很适宜的”。

想必受了周氏兄弟的影响,当时北新书局出版的文学书籍大都是毛边本,《国外民歌译》也不例外。我这本还是林语堂旧藏,除了两篇序,其余均未裁开,林语堂大概只读了这两篇序。

按照刘半农设想,他的《国外民歌译》“一本是决不会完的,两本三本也决不会完的,……五本六本罢,……十一二本罢”。但他食言了,《国外民歌译》出版了第一册后,再未见第二册问世。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