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高新为智慧商圈“造脑”
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漫步于南京西路商圈,可曾想到你已成为一个“会说话的数据”? 哪个省份的消费者最多,人均消费多少,最青睐哪些品牌……这些,都被记录在了南京西路商圈的“大脑”中。而这个“大脑”长在市北高新园区的大数据产业基地。
静安区拥有上海首个大数据产业基地。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去年获批成立,入驻市北高新园区。交易中心自主研发出二次加密配送等核心技术,聚焦精准营销和征信应用推出了30个数据单品,首批交易会员达20家,日均交易量达3000万条。去年全年,静安区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实现税收40.07亿元,同比增幅18.9%,占全区总税收比重达6.2%。
兼顾技术研究与应用,面向政府公共服务
今年2月,上海数据交易中心联合复旦大学、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通、浪潮集团等单位共建国内首个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验室着力打造“公益性、开放性、枢纽性”协同创新网络———一方面,面向大数据关键共性技术,建设数据治理、数据共享、数据交易、分布式处理、质量安全、融合分析等一批共性技术研究中心;另一方面,面向金融、传媒、能源、先进制造、医疗、教育等一批大数据行业,建立创新应用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实验室还将面向政府公共服务,建设智慧城市、数据开放、社会舆情、经济运行分析等一批政府公共服务研究中心。
南京西路率先试点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商圈的应用。静安区科委介绍,该项目旨在通过多源数据的汇聚、整理和分析,对传统商圈进行实时、定量观察和监控,利用数据湖(Datalake)、ID图谱(ID-Graph) 等大数据技术对商圈内活动的不同主体:客流、金流、商办楼、商铺、舆情等进行实时采集、清洗、分析与监控。目前,南京西路智慧商圈项目已完成初步建设,可通过人流热力图展示商圈不同区块的人流密度,实时掌握客流、消费、交通、商铺等数据情况,并了解商圈人流的来源和去向。
到2020年产值将达千亿元级别
与此同时,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静安区于去年启动建设“政务云”,今年将实现政府网站群、网上政务大厅、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行政服务中心和区政府办公协同平台等区内近50%的应用系统上云。下一步,静安区将推进电子政务云政务数据的整合、共享和大数据分析利用,建立区级政务资源交换平台,全面实现基础数据共享,同时鼓励更多企业在政府开放出大数据的基础上加强运用创新。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上海已正式获批第二批中国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形成数据观念意识强、数据采集汇聚能力大、共享开放程度高、分析挖掘应用广的大数据发展格局,大数据对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用显著。届时,上海政府数据服务网站开放数据集要超过3000项,建成3家大数据基地,引进和培育50家大数据重点企业,大数据核心产业产值达到千亿元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