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市民越来越有获得感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中国互联网事业发展提出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一年间,网络与信息化事业迅猛发展,给上海市民带来前所未有的获得感。无论是越来越顺畅的上网体验、越来越方便的智慧生活,还是越来越高效的政府服务,上海正以奋发有为的实践,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的理念。在这里,智慧城市不是将来时,而是确确实实的现在进行时。
智慧生活体系便民惠民
年过花甲的刘阿姨如今每次出门前都会打开手机,通过“上海发布”App查一查要乘坐的公交车还有几分钟到站。这项服务不仅能节约时间,更可以少受些风吹日晒,她连连点赞。
在上海,一个基于物联网感知与大数据集成的交通信息化应用框架已相当完善。搭乘公交,你可以查询实时到站情况的公交线路,目前总数已达到950多条。假如开车,那么“道路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将发挥作用——该系统掌握了全市所有快速路和重点地面道路的交通流量数据,能根据车辆的地理位置,实时推送前方路况信息,既能节约驾车人的时间,也可减少城市不必要的拥堵。
目前,围绕提升市民获得感,上海正在不断加快智慧社区、智慧村庄、智慧商圈等的试点示范。具体应用上,除了交通,医疗或许是获得感最强烈的领域。目前上海“医联工程”和市民健康网是全球最大的健康大数据平台,存储的就医记录超过40亿条;这个平台之下,已有6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之对接,市民的健康管理、挂号就医等变得越来越方便。
一个个智慧应用的推出,当然离不开强有力的信息基础设施。据统计,目前上海的光纤宽带覆盖能力已经遍布全市,宽带接入总量达620万户;3G/4G 网络基本实现全市域覆盖,普及率占98%。
网信行业迸发充沛活力
不久前,在一份权威云计算行业报告中,全球知名研究机构盖特纳将上海本土创业企业“星环科技”评为全球“最具远见”企业。成立三年多的星环规模不大,但已是全球Hadoop技术的领先者,在银行、交通、通信等传统行业,有500多家大企业的信息系统因为它而提速上百倍。正如总书记所作出的战略判断:“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在上海,网络和信息化行业正迸发出充沛的活力,同时,也带动着传统产业一齐发展。
统计显示,去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900多亿元,同比增长14%,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幅。
在传统行业和实体经济领域,上海产业形势也是不断趋好。过去一年,全市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进程进一步深化,相关市政府文件明确把“推进工业互联网”作为未来三到五年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产业规模和能级快速提升的同时,上海互联网经济的创新活力也不断被激发。据统计,去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10.1%,远高于全国;参与研发的从业人员比重,占全部人员总数的四成左右。
高效行政获得力助手
食品安全是上海今年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而一张全覆盖的“智慧食监网”正成为政府部门高效行政的得力助手。该网络已建设公众查询系统、第三方企业追溯平台、政府监管系统、标准企业库和产品库等子系统,其中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已有1.7万多家企业注册,可查询信息近3000万条。打造纵深、立体的城市管理信息化网络,全面提升政务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上海在这方面多年的努力正在收获成果。以环保领域为例,一个跨区联动、实时汇总的“智慧环保网络系统”日益完善,不仅接入了传统的空气质量监测点,而且开始收集全市1000多个主要工地、道路等的扬尘情况,相关数据对于打好“蓝天保卫战”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政务信息化的推进,势必要求打通“数据孤岛”,形成公开透明的数据开放体系。目前,上海市政府数据开放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对公众开放的政府数据将近1000项,涵盖经济建设、资源环境、教育科技等12个重点领域。政府数据的开放,不仅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也为社会注入了大量创新资源——过去两年,依托于政府开放的数据资源,上海成功举办了两届大数据创业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数百个团队参与;相关创业者凭借自身创意和技术,将政府数据“加工”成为有商业前景和社会价值的服务产品,吸引了众多风险投资的关注。
信息安全行业迎最好发展时机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总书记的这句话,上海市信息安全航运协会会长、众人科技公司董事长谈剑峰感触特别深。在他看来,由于中央对于核心技术和网络安全的高度重视,本土信息安全行业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机。众人科技自主研发了可有效防范银行卡诈骗的动态密码技术,受益于大环境,这家民营企依然获得了国内多家银行的订单,以此为基础,去年它还成功进军亚洲与欧洲市场。
国家网络安全的重视,改变的不仅是一个安全行业。按照国家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围绕保障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本市去年开展了公共信息系统安全测评、重点领域信息安全检查、重点网站及在线信息系统安全监测预警等工作,不断提升基础网络和重要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据统计,全市上百家重点单位的信息系统做到了“应测尽测”,所发现的安全隐患已经全部整改到位。
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过去一年,上海在信息安全保障方面不断探索机制和技术创新。上月底,全国首个区域性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应急处置平台”在上海开通试运行,不仅强化了上海网络安全的软硬件保障能力,更尝试打造一个由政府、第三方机构、安全企业等多方参与、共建共治的网络安全生态。而据透露,目前上海正在加紧建设面向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平台,希望能打破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有效突破该领域安全问题的发现和修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