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打印”将不只是科幻想象

2017-05-08信息快讯网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大脑中的记忆、情感、知识等均可被存储下来,只需一具3D打印的身躯,“上载”你的专属意识,崭新的你就将存于世上。它出现在科幻电影里,也存在于各大实验室里,医生会告诉你,这个场景或许并不遥远。

上周末在上海召开的第11届上海国际骨科前沿技术与临床转化学术会议,以“医学提升的下一个风口”为主题,聚焦科技进步为医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3D打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手术等成为海内外专家交流时提及的“高频词”,这些前沿技术正在敲开严谨的医学大门,技术的研发应用与规范发展,被列入同等重要的位置。

3D打印、国产机器人进入手术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戴尅戎教授最近在找一个“失联”病人。这个病人2年前来九院做了神经鞘瘤摘除手术,医生给他摘除了颈部巨大肿瘤,并植入3D打印的人工椎体。

“他已经登上远洋轮,现在应该在靠近美国的太平洋上工作。”戴尅戎在主旨报告中欣喜地分享这则病例,他说,3D打印不仅改变了患者的命运,也帮助医生做了很多“原本不敢想象的手术”。

设计好参数,在医用3D打印机上打印出金属假体,在手术中植入体内———在九院,这已成为现实。戴尅戎说,自2014年他们在全球首次成功将3D打印金属半骨盘假体植入骨盆肿瘤患者体内,至今已累积100例直接将3D打印假体植入患者体内的骨科病例。

“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以骨盆肿瘤为例,以前是要截肢的,保肢技术也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但保肢面临拆东墙补西墙的烦恼———医生得从患者身上取其他骨修补缺损。如今,缺什么,3D打印就可以实现。”九院骨科郝永强介绍说。

上海实验室冲击“器官打印”梦想

在医生们看来,包括骨科在内,医学界正经历着最大规模的创造性转折,3D打印、机器人手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技术成为医疗发展的一个个新风口。如何在科技创新里找到医疗发展的着力点,是一个重要问题。

有医生谈到,今年1月,美国药监局首次批准了一款心脏核磁共振人工智能分析软件,算法结果与资深医生已不相上下。也有医生提及,美国北卡罗琳娜大学医学院让IBM的“沃森”诊断病例,结果在超过99%的病例中,“沃森”给出了和人类肿瘤专家相同的结果。

面对这些技术革新,在实验室阶段,医生们的脚步走得不得不快些、更快些。

在戴尅戎院士的带领下,九院骨科正在探索3D打印的重磅应用———生物打印。从打印部分组织到打印器官,一旦该技术获得突破,人类的寿命可以平均延长30-50年,其颠覆性可想而知。

“未来我们可以站着接受手术,一边工作一边也能接受手术。”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李仁涵谈到,全球技术革新成果在医学的应用超乎想象。

这其中涉及到多学科交叉。在九院汇聚了一批工程师,涉及材料学、力学、软件设计等多学科,此外还有来自企业的人参与研发进程。这是戴尅戎经过多年努力促成的“产、学、研”融合链条,打造科研与转化的“直通车”。

技术可被超越,也要被控制

为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医学3D打印的临床转化应用,会议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将与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的近20家著名医院签约,达成多中心合作关系。

“对于3D打印,大家都跃跃欲试,但也得意识到这项新技术如同导航系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带错路,会让人进沟。”郝永强谈到,2013年,九院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中心成立,为国内首家。中心拥有国内医院购置的第一台医用金属3D打印机,合作企业获得了国内唯一个体化人工假体临床使用许可证。基于这些,九院在3D打印个性化辅助模型、内植入物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规范技术,避免“技术的失控”,是医生们已关注到的问题。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刘波谈到,当机器人可实现自主判断、自主完成手术后,新阶段下的机器人手术需要给予机器人更多权限,但这一切必须以安全为前提。

技术可被超越,也要被控制。在医生们看来,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个话题也将变得日益重要。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