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南京东路街道进行老建筑保留保护全新探索

2017-05-24信息快讯网

宁波路587弄也叫爱民弄,距离繁华南京东路步行街仅一步之遥,是一处有90年历史的老石库门小区,年久失修有些破败。这几天,爱民弄正进行大修,老旧路面与各种管线被翻新、公共厨房与卫生间等设施得到修缮。大修后,爱民弄会进行微更新。今年,除了爱民弄,在南京东路街道辖区还有天津路500号以及贵州西社区等石库门里弄,都会展开微更新项目。

对老石库门里弄小区进行微更新,是对石库门建筑保留保护的一次全新探索。南京东路街道、设计师与居民都希望,微更新项目不但能更好地留住石库门的红砖褐瓦,还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留住弄堂里的味道。

政府大修过为何还要再次更新

爱民弄与天津路500号里弄紧挨着,处于宁波路、浙江中路、天津路与贵州路的围合区域,属于小街区石库门里弄类型。2015年,在风貌保护街坊甄选中,这两处街坊作为抢救保护性的石库门里弄入选。

步入这两处里弄会发现,这里的社区尺度都比较小。如天津路500号,四面沿街围合建筑为5层,内部仅有两栋两层建筑,社区内横向与竖向道路有5条。“这两处里弄是上世纪20、30年代英国人设计的。当时为了保持街区形态的工整,有居住功能的里弄建筑,都与周围公共空间建筑占用差不多的面积,所以被设计为尺度不大的围合式。在上海现存的石库门建筑中,这一里弄类型并不多见。”负责设计天津路500号微更新项目的上海领合建筑规划事务所既有建筑改造及城市更新部总监黄凯说。

社区不大,问题不少。比如,两个街坊出门就是繁华街区,但通道面向街区的入口空间布局都不太合理,通道本来就不宽,居民私搭自来水斗或随意停放的非机动车,还侵占不少空间;空中各种晾衣绳和建筑墙面钉的防雨布等破坏景观,也损坏建筑墙体。近几年,黄浦区政府对这两个社区都进行过大修。但政府大修主要是“托底”,尽量解决社区硬件问题,解决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居民更高层次的居住与心理需求以及个性化需求,很难通过政府大修得以实现。

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行走上海2017——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启动后,去年底,爱民弄与天津路500号两个项目被纳入试点。经过前期需求调研、方案设计和社区讨论,最后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与领合建筑规划事务所两家企业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被列入南京东路街道今年微更新项目计划的还有贵州西社区,这是由西藏中路、北京东路、贵州路与厦门路围合的石库门建筑小区,建于上世纪20年代,内有宏兴里、永平里、永康里和瑞康里四个里弄,目前有700多户居民。

“不破坏不干扰”中实现更新

“微更新是一种温和微创的方式,未必立竿见影,但只要持续渐进,就会产生效果。”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童明说。他带领团队将负责贵州西社区微更新项目设计。在他看来,贵州西社区微更新的核心要点就是里弄内公共空间改善,希望更好保留保护弄堂文化。

童明构想在贵州西社区打造“公共起居厅”概念。首先,对居委会公共部位进行改变。居委会活动室位于弄堂内部,二层楼,面积不大,但比较封闭。设计师希望在这里打造一个开放空间。“邻里之间的交流、家庭来访的接待都可以放在这里。”其次,里弄入口也要改变。贵州西社区现有7个入口,有的入口堆放了杂物,门头也不明显。“入口是弄堂与城市的界面,也是城市与弄堂空间的转换节点。进了弄堂,让人有回家的感觉,如果弄堂入口都是一些‘消极’因素,给人的感觉肯定不好。”比如,在瑞康里靠近北京东路的入口处,设计师对门头进行优化,更加突出石库门的元素,入口内还会增加一些座椅、绿化等,给居民提供休憩、集聚的公共空间。

“微更新的微,是不破坏、不干扰。”黄凯认为,石库门微更新要确保不损害历史建筑,还要具有可逆性,即在将来拆除这些设施时也不损害历史建筑本体,在上海的里弄风貌街区中要具有普适性。他在爱民弄对雨篷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传统雨篷在墙面钉钉子、钉三角铁作为支撑,黄凯设计的雨篷并不固定在墙面上,而是采用自承重的方式,还可以承担晒衣架等悬空物的重量,且不会破坏墙体。

特色历史文化的再现,也是石库门微更新的特点。比如,贵州西社区靠着北京西路处有上海祥生汽车公司旧址。创业于1919年的祥生汽车公司,是上海强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也是上海第一家由中国人创办的出租汽车公司。童明很想将这里利用起来,挖掘出其历史内涵。再如,宁波路587弄之所以叫爱民弄,是因为当年好八连露宿在此,30多年来,街道、居委与好八连始终保持共建关系,留下很多佳话。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李竞打算在爱民弄用铜牌制成故事墙,回顾并传承这段军民融合、共建家园的历史。

老石库门微更新协调成本高

这几天,李竞来爱民弄看场地,居民们都会拉住他,一定要和他说说“里弄沿街餐饮店的排油烟问题”。爱民弄四周三面沿街都有密集的小餐饮店。不少烟囱是从一二楼的餐饮店墙上打洞出来,贴着周围居民家的窗外,一路伸到高处,然后排放到小区上空。一到饭点,附近油烟弥漫。居民想请设计师通过技术手段做一些改造,减少餐饮店排烟的影响。

微更新最磨人的就是沟通协调,老石库门微更新的协调成本更高。三处微更新还处于起步阶段,几位设计师已深有感触。技术难题是造成协调成本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像油烟扰民问题,设计师们构想了很多种方案,但都有绕不开的“坎”。比如,最常见的方法,是将餐饮店的排烟孔都做在一个横向管道内,但在这里行不通。因为居民居住太密集,横向管道太长、声音太响会扰民。“石库门特殊的居住结构,让很多常用技术方法在这里失效。”

协调成本高,更多是人的因素。天津路500号里弄有一处屋顶平台。“可能是小区内阳光最好的地方。”黄凯说,石库门居民太需要阳光了,可以晒衣服、被子。他很想把这处屋顶平台利用起来,作为小区一处共同场所。但要实现这个想法,一段通往屋顶平台的小楼梯需要重新设计。而小楼梯要动,牵扯到4、5户居民,不是挡了这家的门,就是拦了那家的过道。黄凯与居委会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讲解设计方案,在得到居民意见反馈后,再回去重新设计方案,然后再上门沟通。“每户都有各自的诉求,必须达成最大共识才能动工。”

让设计师头疼的,还有经常会出现超出设计图纸的状况。李竞说,爱民弄内,通道两旁的私搭水斗特别多,仅从美观考虑,通道要整体规划,这些水斗要拆掉,但这样显然行不通。前段时间,街道牵头多方合力,把那些特别影响公共安全的、非居民生活必需的水斗都拆掉了,现在留下来的都是居民每天在使用的。“我们因地制宜进行统一改造,让这些水斗也成为微更新的一部分。”

“这些社区微更新项目还在起步阶段,我们期待通过微更新,能持续改善这些有着八九十年历史的老弄堂的生活空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南京东路街道负责人说。

韩正前往黄浦静安实地调研——保留保护更多成片历史建筑风貌区
盘点世界最高楼层建筑TOP10第一名竟高达828米
宁夏盐池:麻黄山的养鸡进行曲
上海南京东路施工57天 相关道路组织调整
盘点世界10大无边泳池 建筑物与大自然完美结合
沪南京东路施工57天 相关道路组织调整
上海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幻灯片版”来啦!还可进行AR体验
平移让路、拆迁叫停,沪西老商业区域改造老建筑竟有这么多波折
看古老非遗优雅步入当下生活——写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
回忆!一起来看看外滩这些老建筑的前世今生
普陀万里街道将现5公里彩路 用脚步为信号灯发电
笑哭!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区别
曼彻斯特恐袭:意料之中的意外
沪50个老建筑挂上二维码 以“阅读”推动街区复兴
生态环境保护: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
为了方便居民出行 申城对多条公交线路进行调整
同济-科思创创新研究院揭牌,双方开启在建筑、交通领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上海将停发车辆环保标志 排放检验仍须按年检要求进行
习近平将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诗书悦闵 岸柳成行”2017世界环境保护日主题宣传活动
人们心目中最美的上海街道为什么是这12条?
本周六,上海100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
习近平抵达阿斯塔纳开始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开幕式
中国古代史上的超级建筑工程你去过几个
教育考试院邀专家对今年上海高考试卷进行点评
百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 大雨难阻市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
“研培计划”为非遗保护提供中国经验
“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如何保护
“微笑天使”保护进入最关键时期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