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剧院携原创歌剧伦敦开演

2017-05-26信息快讯网

 

上海歌剧院携原创歌剧伦敦开演-信息快讯网

原创歌剧《赌命》将在伦敦丝绸街剧院连演两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赌命》是上海歌剧院与伦敦金融城音乐与戏剧学院以联合制作的方式完成的。(上海歌剧院供图)

■本报记者 徐璐明

当地时间5月26日、27日,原创歌剧 《赌命》 将在伦敦丝绸街剧院连演两场。这也是上海歌剧院继去年 《雷雨》 之后,第二次携中国原创歌剧作品亮相伦敦这个戏剧之都。值得一提的是,此次 《赌命》 是上海歌剧院与伦敦金融城音乐与戏剧学院以联合制作的方式完成的。“此次再赴伦敦演出,其意义已然不是一次简单的‘走出去’。无论运营制作还是排演,整个过程中英双方都始终保持着协同合作。这意味着中英双方无论对音乐、对舞台艺术本身,还是演出制作运营中等各种细节,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这些都将是双方日后深度合作的基石。”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范建萍日前在临行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是一部没有时空限制的、关于人性的歌剧

由中国当代作曲家温德青编剧和作曲的两幕现代寓言歌剧 《赌命》,改编自高晓声的小说 《雪夜赌冻》。

早在2003年,歌剧 《赌命》 便首演于日内瓦莫扎特国际艺术节,2008年,又作为“萨翁林纳歌剧节”受邀剧目二度亮相欧洲舞台。此次上海歌剧院向英方推介剧目时,英方立刻相中了《赌命》。

“英方听了介绍之后很感兴趣,在他们看来,其实这就是一个把灵魂交给上帝还是恶魔,人心是从善还是从恶的故事。这与他们熟悉的 《浮士德》 非常相似。”提起英方选择 《赌命》 的由来,范建萍表示,如今全世界都渴望看到中国艺术当下的面貌。与西方经典歌剧相比,外方更看重中国原创作品,因为这些才真正体现中国文化的内涵。这也是《雷雨》 《赌命》 能够相继亮相伦敦的根本原因。

“整部歌剧看上去极具中国特色,是一部没有时空限制的、关于人性的歌剧。”范建萍说,无论歌剧这一世界通用的音乐戏剧形式,还是 《赌命》 故事本身所传递的对“贪念、欲望、命运”这一人类共同话题的中国式解答,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助推剂”。“因此,我们完全不用担心英国观众无法理解这部歌剧。”

英方乐队为中国歌剧伴奏

这次上海歌剧院带着《赌命》出访伦敦,英方主动提出,由他们的乐队来为歌剧伴奏。

作曲家温德青创作《赌命》音乐时,从中国传统艺术里寻找到不少灵感,更在其中加入了不少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一开始,我们有点担心英方的乐队能不能把音乐演奏好。”范建萍告诉记者,整部歌剧的音乐处理非常中国化。比如,作曲家在剧中融入了不少京剧的念白,需要乐队用锣鼓点精准配合。英国乐队成员不懂中文,能不能找准节奏?贯穿全剧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他们能否把握? 还真是吃不准。“不过,转念一想,这样联合制作的方式,比我们纯粹把剧目送出去更有意义。英方克服困难的过程,也就是他们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出于这样的考虑,上海歌剧院同意了英方的大胆设想。

为了台上台下的配合,上海歌剧院做了不少准备工作。除了提前将录像提供给对方,指挥张诚杰更是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乐谱,并在谱子上做了详细标注。此次演出,他特意提前很久就赶到伦敦,与乐队做磨合。除此之外,《赌命》的舞美设计也独具中国特色。景虽不大,厅堂后院、桌椅卧榻、虚实意寓皆在其中。这次出访,大部分舞美道具也由英方制作。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