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携手打造两国合作“升级版”

2017-05-29信息快讯网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即将访问德国,在此期间将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中德总理年度会晤。如今,中德关系经过45年发展,已站上新起点。未来,中德作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大国,势必将立足各自国情、顺应世界潮流、创新合作理念,打造中德合作“升级版”。

2017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目前,中德已建立起互利双赢的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促进了中欧关系发展与世界和平稳定。经过45年发展,中德经贸关系空前密切。德国成为中国在欧洲最大和全球第六大贸易伙伴,中德贸易占中欧贸易的近三成。2016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中德贸易额为1512.9亿美元。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对德投资29.45亿美元,同比增长258.6%,存量达88.27亿美元。同一年,德国在华新增投资项目392个,投资额27.1亿美元,累计投资项目9394个,投资存量281.8亿美元。中国连续三年成为在德投资项目最多的国家。

共建“一带一路”

中德双方期待,通过这次访问,在“一带一路”、双向投资、第三方市场合作等领域深化合作。业界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德合作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德国在欧洲国家中最先表态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57个创始成员国中,德国是出资最多的域外国家。德国各界对“一带一路”关注度高,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说:“我一年作报告接近50场,近三分之一与‘一带一路’相关。”

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迪特尔·肯普夫说:“‘一带一路’为全球化注入新活力,我们非常欢迎。”这个代表全德10万家工业企业的行业组织认为,中德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方市场开发方面合作空间广阔。

据介绍,中德两国外交部已签订阿富汗合作项目协议,两国将在矿业、救灾减灾等领域开展合作。中德可持续发展中心日前也在北京揭牌,其目标是推动中德企业在非洲等第三方市场进行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中欧班列的数量快速增长。2016年共开行1702列中欧班列,其中,中德之间的班列有1034列。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经商处公使衔参赞王卫东说,中欧班列为德国企业开展对华贸易提供了新的物流方案,也强化了杜伊斯堡、汉堡等德国城市作为欧洲物流枢纽的地位。德国铁路公司、DHL快运公司等运输物流企业也从中欧班列中看到巨大商机,将其作为未来业务增长点。

共推智能制造

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中德经贸专家史世伟说,“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对接为中德合作创造了巨大机遇。

早在2014年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中德双方就共同发表 《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决定加强“工业4.0”方面的合作。自那时以来,中德之间已建立起“工业4.0”对话机制,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和框架合作协议,共促两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两国还在“工业4.0”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领域开启系统性和战略性合作,并建成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一批合作示范项目。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市场对德国工业企业的战略意义也愈发重要,尤其是在汽车及零部件、电子光学产品、化工制药、农业和环保等领域。对德国大众和宝马等车企来说,中国不仅是其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也是布局智能化生产的重要基地。

另外,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和不断提高的品质要求为德国高科技、高质量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双方在技术领域的合作也因此日益紧密。不过,史明德坦言,“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和疑虑,这需要双方政府从长远出发,改变传统观念,共同寻找契合点。

共促人文合作

中德双方的人文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快速升温,成为中德合作的一大亮点,未来发展潜力同样可期。

日前,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德国副总理兼外长加布里尔出席会议,并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联合声明。该机制涵盖教育、文化、媒体、体育和青年等领域。

去年11月,中德签署首个国家级足球合作协议,包含教练培训、青少年球员培养等内容,标志着两国足球战略合作迈出新步伐。史世伟认为,足球是中德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加强足球合作是促进中德人文交往的重要突破口,发展空间广阔。专家期待,未来随着两国国家队和职业俱乐部间加强合作,青少年足球交流增多,两国足球产业将实现互利共赢,为两国人文交往增添更多活力。

新华社记者 乔继红

(新华社柏林5月28日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