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大闸蟹苗资源量创新高

2017-05-30信息快讯网

长江口大闸蟹苗资源量创新高-信息快讯网

 

今年5月22日至30日是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又名“大闸蟹”)的主要苗汛期。记者今天(30日)从东海水产研究所获悉,今年长江口蟹苗资源量达67吨,创历史新高。这些天,健壮的优质蟹苗正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

长江口是中华绒螯蟹最大的天然产卵场,优质苗种资源是我国河蟹养殖产业的重要支撑。由于长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环境变迁、水质污染等原因,至本世纪初,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濒临消失,蟹苗资源一度枯竭。为了恢复长江口河蟹天然产卵场、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和上海市农委的组织协调下,在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支持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协同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世纪80年代以前,长江口天然蟹苗的资源量每年最高约60吨,80年代中期开始资源量锐减,至本世纪初的20余年间,长江口蟹苗汛期消失,年资源量平均不足1吨。十多年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庄平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开始了大闸蟹资源衰退机制的研究,构建了覆盖长江下游至河口12000平方公里的河蟹资源环境监测网络,获得了长期连续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团队通过独创的小型蟹类声纳标志跟踪和三维定位技术,首次实现了亲蟹洄游路径和繁育场范围10米级的精准定位,这是我国首次采用最先进的声纳标记在河口地区跟踪定位中华绒螯蟹产卵洄游轨迹。

长江口大闸蟹苗资源量创新高-信息快讯网

与此同时,项目组创建了国内首个蟹类行为生态学实验室,掌握了河蟹在长江流域生活史不同阶段的栖息、生存和生长需求。综合各项研究结果,他们发现河蟹繁育群体不足、繁育场范围缩小,以及河蟹早期高死亡率,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口河蟹资源衰退的关键原因,为开展长江口河蟹繁育场生态修复指明了方向,成功破解了以往单纯放流蟹苗导致增殖效果不佳的资源恢复难题。

为了科学恢复长江口珍稀的野生大闸蟹及其蟹苗资源,科研团队创立了“亲体增殖+生境修复+资源管控”的资源综合恢复模式。一是在长江口多年连续大量增殖放流河蟹亲体,提出了以“营养调控、优化放流雌雄比”为特色的放流成套技术体系,并为放流亲体带环、贴标以及固定声纳标记,通过监测回捕来准确评估增殖效果。长江口河蟹监测统计表明,当前繁殖群体由修复前的年均7.7万只恢复并稳定在170万只,极大地增加了参与长江口繁殖的亲体数量;二是创建了“漂浮湿地”微生境营造技术,使河蟹在长江口早期洄游阶段隐蔽、摄食等重要生存需求得到满足。研究表明,隐蔽物缺乏会使大眼幼体和幼蟹死亡率增加22%,因此通过创造更适宜的生存生长环境,可显著提高长江口蟹苗的成活率;三是基于模型推算和洄游习性等研究结果,综合提出了河蟹捕捞总量控制、捕捞地点和时间限制的“一控二限”管控措施,据此农业部和上海市每年动态调整“河蟹特许捕捞”管理制度,为河蟹繁殖、发育和生长创造了一片安全有序的水域。

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近年来长江口成蟹和蟹苗捕捞产量均由年产不足1吨恢复并稳定在60吨左右的历史最好水平,生态和经济效益重大。

长江口河蟹资源的恢复,是当今国际上恢复水生生物资源的成功范例,将为建立长江口生态屏障,实现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