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白发妈妈”盼来儿子新生

2017-06-03信息快讯网

41岁“白发妈妈”盼来儿子新生-信息快讯网

 

孙伯民(左)告诉孙元桃,手术很顺利,孙元桃流下激动的泪水。周邦彦摄

 

■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一切来得有些突然,见到孙伯民医生,孙元桃扑通一声跪地,“感谢您,孙主任,您救了孩子,救了我们全家!”孙元桃的情绪很激动,眼泪夺眶而出。

 

孙元桃,41岁,却是一头白发,这是一个人群中很显眼的母亲。在贵州,这个“白发妈妈”有些名气了——她的儿子曾山6年前因为一次车祸成了植物人,儿子的病让孙元桃一夜白了头。但她始终没放弃对儿子的救治,140多天后,儿子终于苏醒了。遗憾的是,由于车祸后遗症,曾山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障碍,冲动伤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即便如此,这个母亲依然一路陪着孩子,四处求医。

 

昨天,曾山在上海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孙伯民医生领衔的手术团队的帮助下,成功接受了手术。这个家庭即将开始崭新的人生。

 

手术中,儿子感恩写下“妈妈”二字

 

“曾山,妈妈相信你,等着你,你一定会好起来。”昨天上午9点,孙元桃把儿子曾山一路护送进瑞金医院手术室,能等到这台手术,她激动得一夜无眠。

 

曾山的疾病非常复杂,除了车祸创伤后的陈旧性脑损伤和严重精神行为障碍,还伴有运动障碍症状和癫痫,严重的震颤和肌张力障碍使他无法自己吃饭、喝水,甚至无法站立。

 

复杂的病情交织在一起,对有着数千例手术经验的瑞金功能神经外科团队,也是严峻挑战。这么多复杂的症状,能不能用一次性手术方案解决?

 

“我们认为这孩子亟需解决的是精神症状和运动障碍。”瑞金医院功能神外团队孙伯民主任告诉记者,手术分成两步走:第一步先在局麻下植入控制运动障碍的电极,反复测试电刺激对震颤和运动症状的改善;在确认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后,改为全身麻醉,进行后半段的精神运动神经调控手术和刺激器植入手术。

 

这是极度精细的手术,手术中,医生要把电极分毫不差地分别植入到脑内2-3毫米的控制精神运动和基底节神经核团里,这样才能很好地控制症状而不产生任何副作用。在瑞金医院,借助神经调控治疗神经精神疾病,应用已比较成熟。

 

上午11点,第一阶段局麻下的电极植入术完成,为验证震颤改善情况,医生拿出一块白板,示意曾山用手写字。曾山举手握笔,他的手不再抑制不住地颤抖了,尽管意识并不十分清楚,这孩子写下了两个字:“妈妈”,两个字道出了孩子多年来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而后,曾山沉沉睡去,准备接受第二部分全麻下的脑刺激器植入手术。4个小时后,孙伯民走出手术室,宣布手术顺利结束。

 

140天的陪伴,唤醒植物人儿子

 

“从目前情况看,结合后续康复,这孩子的行为和精神障碍都将得到改善。”孙伯民向孙元桃解释手术后的情况。孙元桃不禁感慨,她说,曾山受过的磨难实在太多了,瑞金医院的专家找到他们家,是他们这6年来看到的“最大希望”。

 

孙元桃真是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母亲,她顶着一头白发陪伴140天,唤醒了植物人儿子。

 

孙元桃老家在湖南省娄底,为了挣钱养家,夫妇俩在全国各地打工。2011年3月,她与丈夫来到贵州省安顺市,好不容易盘下一间10平方米的门面,开起一家打字复印店,感觉生活从此安定下来。同年7月,夫妻俩决定把留守在老家的子女接到安顺,希望孩子们在自己身边学习、长大。

 

孙元桃的大儿子曾山在学校曾是播音员、班长,担负上学、放学教室的开门和关门任务,因此他总会比其他同学早到、晚退。他立志长大做警察。

 

2011年12月1日,就在回到父母身边不久,曾山在上学路上发生车祸,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整个人陷入昏迷。在当地医院治疗了3天,医生诊断曾山已没有生还的希望,建议家属放弃。

 

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母亲孙元桃悲痛欲绝,一夜白了头。那时,孙元桃刚过完35岁生日不久。

 

孙元桃强压悲恸,坚决不放弃治疗。在贵阳,儿子的命暂时保住了,却昏迷不醒,俨然成了植物人。孙元桃就每天陪在儿子身边轻言泣语,呼唤儿子。

 

就这样坚持了140多天,儿子真的对母亲的呼唤做出了反应——曾山醒了。但车祸留下的后遗症,让这个十多岁的孩子生活根本无法自理。

 

为了给曾山治疗,孙元桃带着儿子辗转各地,花光了积蓄,债台高筑。2013年6月,儿子曾山可以慢慢活动,能拿着手机给妈妈拍照,他开始慢慢康复了。

 

但好景不长。孙元桃很快发现曾山的头脑出现反常,开始不认识家人了,智力也变得和婴幼儿一般。后来,他的情绪更反常,动手打自己,打家人。医生诊断曾山患有脑外伤引起的精神障碍,是车祸后遗症。

 

坚定信念永不放弃,就有希望

 

2014年,旁人都说曾山“疯了”,劝孙元桃放弃吧。但她还是没有放弃。相反,她还做出一个令人并不理解的决定:她以39岁的高龄,给曾山生了个弟弟,今年两岁。

 

“很多人会说,我对小儿子不公平。但我没办法,我想这就是我对曾山的一份责任,我希望在我和老公百年后,如果曾山还是不能照顾自己,就由弟弟来担负这份血脉赋予的责任。”孙元桃说,她不想将来曾山变得孤苦伶仃。

 

孙元桃说,如果儿子曾山不出事,她也喜欢黑发,也是个喜欢漂亮的女人。她还说,如果曾山没有出事,今年18岁的曾山也应该考大学了。

 

孙元桃依然留着曾山发生交通事故前上学时读的课本,“我原本以为孩子醒了,就能背着书包,重新上学去了”,这个母亲没想到,这次意外,让孩子的人生暂停在了12岁的初一那年,这病一来就是6年。

 

但即便这场事故让孙元桃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她和家人坚信只要永不放弃,就会有希望。

 

“这大概是当母亲的本能,哪怕当时下过好多次病危通知书,我心里想的就是保护孩子,就是相信孩子。”孙元桃说,曾山没出事前,是一个遵守承诺的男子汉,所以她相信孩子不会这样轻易地离开自己。这成为这个母亲6年来坚持的一个信念。

 

到今年7月9日,曾山正好满18岁了。孙元桃说,孩子恐怕这辈子完成不了儿时的心愿——当一名警察,她只希望孩子从此能好好地活下去,快乐地、不再有痛苦地走完这一生。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