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买后门还,记者实拍“网红店”假排队

2017-06-06信息快讯网

有一个人看着天,就有一百个人跟着往天上看。

如果你以为上海滩的黄牛只依赖于喜茶、鲍师傅这些网红店里边边角角的利润,那不免是被商家蒙住了眼睛。记者深入调查,发现雇佣排队充场人员、制造虚假人气的做法,早已渗透到消费过程的每个角落。

在采访中,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只要是排队超过50个人以上,必有黄牛在充场。而黄牛们也从简单的货品倒卖,衍生出更多“与时俱进”的新业务。

如何家喻户晓?先把队伍排起来再说!

坐标:2017年5月3号 静安寺铜仁路

早上十点半,已经过了早高峰的静安寺地铁站C出口,熙熙攘攘。40个中老年人一边吃着早餐,一边谈着山海经。

500多米外的意大利餐馆门口,一家餐饮品牌刚刚推出了一款糯米粽,里面昂贵的黑松茸是主打特色,128块钱只能买四只。

看似毫无关联的两拨人,此刻正在酝酿着把价格不菲的粽子,“炒”上一把。

 

前门买后门还,记者实拍“网红店”假排队-信息快讯网

接近十一点,安静的店门口一下就填满了人,他们手中拿着一张绿色的小票票,是粽子的代金券。一张票可以换四个粽子。过往的路人不乏驻足停留,想看看这到底是在领取什么,为什么拿着票就能领。店员尴尬地多次解释,这是公司统一购买然后发放的礼品券,现在已经没票了,如果想买就得现场付钱。

也有好奇的情侣驻足留步,“哟!很有网红粽子的感觉嘛,今天排队的人不多,赶紧买买买”。

他们不知道,40位领到粽子的爷叔阿姨并没有回家,而是在与一街之隔的小花园里集合,粽子统统上缴,不得“贪污”。人呢?再去排一轮啊!

记者在旁看着有趣,便去问店长,生意如何?店长回答,“生意火爆,到下午,这500个粽子就会统统卖完”。听闻此言,排完一轮队的阿姨忍不住说,“我只看到卖出去了八九个人”。

五点,不少阿姨辗转排队领取粽子十多次,很是辛苦。一位负责人悄悄告诉记者,今天大概卖掉了100个,还有两位排队阿姨顺走了8个,损失256元。

 

前门买后门还,记者实拍“网红店”假排队-信息快讯网

记者与活动负责人的对话

“网红粽”的营销,可谓首战不利。第二天在换了一波年轻些的排队人员之后,他们还在几家知名的微信美食公众号上投放了广告。

 

前门买后门还,记者实拍“网红店”假排队-信息快讯网

一条标题为“粽子界的爱马仕”的文章在一家知名美食公众号发表,很快就达到了4万的阅读量。

如果你还觉得一些自媒体大号推荐的美食源自客观评选,知情人士说:别傻了,每一篇推送都是店家砸重金购买的。微信公号凭借自身拥有的粉丝数量多少,要价不等。拥有百万粉丝的大号开价3万,即使只有5万粉丝的小账号,也能开出7000元一篇的版面价格。凭借着劲爆的标题,诱人的图片,吸引人们前往购买。

 

前门买后门还,记者实拍“网红店”假排队-信息快讯网

在微信公众号投放软文的价格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