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吸毒人员占比下降 禁毒工作需要更多的“朝阳群众”

2017-06-06信息快讯网

6月5日下午召开的上海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本市登记入库吸毒人员85045人,同比增加4.6%,其中35岁及以下青少年占总数38.8%,同比下降0.5%。

本市毒情形保持可控

市禁毒办表示,近年来,在各级禁毒部门努力下,本市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效果初步显现,毒品蔓延势头总体可控。但受国际毒潮持续泛滥扩散和国内多种涉毒因素影响,毒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市禁毒执法部门始终保持对涉毒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去年共破获毒品案件216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90人,缴获各类毒品305.4公斤,查处有吸毒行为人员17357人次。

私人住宅成为吸毒主要地点

合成毒品泛滥是本市面临的主要毒品问题。去年本市缴获的各类毒品中,冰毒、氯胺酮等合成毒品占总量的86.1%,去年新发现的吸毒人员中,吸食合成毒品的比例高达92.3%。在本市去年破获的2161起涉毒案件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占总数的71.0%。吸毒场所方面,私人住宅成为毒品吸食的主要地点,去年查获的吸毒人员中,超过60%是在出租房屋、自己或他人家中被查获。

>>>相关链接:

预防青少年吸毒的5种方法

怎样预防青少年吸毒?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因为青少年是下一代的希望,他们承载着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责任,如果青少年被毒品侵害了,那么最终受到损害的是整个国家,戒毒专家意见实施一些措施来预防青少年吸毒。(一)采取措施,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不适宜的营业性娱乐场所

一些未成年人经常涉足迪厅、酒吧等娱乐场所,难免会受到不健康现象的影响。因此,从保护青少年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建立健全保护性法规,对青少年的行为予以一定的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3条规定:“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因此,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应按有关规定严格检查营业性娱乐场所,一旦发现有未成年人在内,应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对业主进行严肃处理,对屡教不改的业主吊销经营许可证。

(二)加大禁毒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禁毒意识

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增强全民的禁毒意识是禁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安机关要联合工青妇、宣传、教育等部门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禁毒宣传和禁毒预防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自觉地与毒品犯罪作斗争,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吸毒可耻的良好氛围。其中要把学校作为教育青少年反毒、防毒的主要阵地,把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使其认识到毒品对人、对社会的危害,从而构筑起心理防线,自觉地远离毒品。

(三)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

公安机关要发挥禁毒主力军作用,加强禁毒专业队伍建设,开展禁毒专项斗争,堵源截流,对制造、运输、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特别是毒品犯罪团伙予以严厉打击。同时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落实娱乐场所禁毒工作责任制,对业主及服务人员进行禁毒知识培训,使其知道贩卖毒品或容留他人吸毒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教育其要主动配合公安机关,一旦发现场所内有吸贩毒活动,要立即报告,否则后果自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毒品消费市场。

(四)要加强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增强法制观念,加强道德修养,以正确的榜样影响和教育子女,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建立一个良好家庭环境,在学习、生活、感情等方面关心孩子,注意孩子是否有吸毒行为的迹象,一旦发现及时引导,帮助孩子拒绝毒品,将青少年的吸毒行为扼杀在萌芽阶段。

(五)加强青少年的戒毒工作

对于涉毒的青少年不能歧视,而是要坚持“教育挽救”的方针,戒毒期间要给以特殊关爱,注重心理辅导,帮助其彻底切断对毒品的心理依赖。

预防青少年涉毒不仅关系到青少年个人的发展前途、家庭的幸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只有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吸毒。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构筑起三道坚固的防线,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无毒”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受到积极的引导和熏陶,才可以在根源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涉毒。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