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凝聚全社会合力推动禁毒工作

2016-11-17信息快讯网

 

上海凝聚全社会合力推动禁毒工作-信息快讯网

头疼欲裂、浑身如千万只蚂蚁咬般难过……每每听到吸毒者讲述自己经历,金伟静的脑海中都会闪过20多年前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一幕幕。45岁的她,如今是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的一名禁毒社工。可很多人并不知道,她在20多年前也曾是名吸毒者,经历了10年多的戒毒、复吸、再戒毒的痛苦人生。

从吸毒者转变为禁毒社工,金伟静人生的变化正是上海着力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禁毒工作体系的一个缩影。来自上海禁毒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全市禁毒社工总数达1094人,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配比达到1:11.88,吸毒人员中累计戒断三年未复吸43850人;社会面吸毒人员在岗就业29405人、就业率为65.5%,其中社会面阿片类吸毒人员在岗就业18524人、就业率为66.6%。

“要让吸毒人员从不能吸到不敢吸,再到不想吸,需要凝聚全社会合力建设一个强有力的打击收戒体系,更需要一个精细化个性化并贯穿始终的管理服务体系。”正如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禁毒委主任姜平所说,上海自2003年探索禁毒工作社会化、专业化道路以来,不断凝聚合力,变被动为主动,变独唱为合唱,变难控为可控,为吸毒者铺就了一条回归新生之路。

“同伴教育”提高戒断巩固率

“晓荷姐,爸爸妈妈也不要我了,觉得好像没法再坚持下去了……”

“你要尽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家人的问题我来想办法,你要做的就是坚定信心,坚持下去。10多年前,我也曾有过跟你类似的感觉,但坚持下来之后,我不是挺好的吗?”

这是金伟静与戒毒人员小蕊的一段对话。在戒毒领域,这种做法被称为“同伴教育”,其最大优点是能够将受助者转化为助人者,提高戒断巩固率,加速壮大禁毒力量。“戒毒不仅仅止于吸毒行为矫治,还要帮助吸毒人员重建内在的生命意义。”华东理工大学张昱、费梅苹等专家学者认为,在“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基础上,“同伴教育”培训目标应界定为“自助———互助———助社会”。这是生命意义重塑的过程,只有当个体的生命意义在互助和助社会的过程中得到实现,持久有效的戒毒康复才会成为可能。

作为本市最大禁毒社会组织,上海自强服务总社自成立之初就将“同伴教育”运用到社区戒毒康复帮教服务领域;此后,又在市禁毒委等部门指导下,吸纳戒毒人员家庭以及社会各界参与,辅以艺术治疗、就业指导等多种康复方式,为戒毒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疏导,以巩固戒断疗效。

根据国内外戒毒经验,复吸率大约是90%。而在上海,通过禁毒社工的个案介入、对同伴教育的尝试和突破,以及社会各方对戒毒康复工作的参与和支持,吸毒人员戒断巩固率已经达到26%左右。市禁毒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实证明同伴教育在戒毒康复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成功戒毒人士的榜样作用能最大程度引起正在戒毒康复者的共鸣,这是符合心理学认知常识的。

稳定的工作是最好的“保护伞”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吸毒人员都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其戒断毒瘾的过程也各不相同。23岁的吸毒人员小成,因为缺少家庭关爱,结交了一些社会不良人员,染上了毒瘾。他从戒毒所回家的第一天,就因与人打架斗殴被行政拘留。社工与辖区民警及时介入,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为其联系了职业学校进行就业培训。最终,小成在超市当上了理货员,重新回归到家庭和社会。

从2012年起,上海在全市推行社会面吸毒人员分类评估和综合干预工作。根据社会面吸毒人员的现实状态分为A、B、C三类 (A类为脱管失控和拒绝执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B类为实际执行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C类为戒断三年以上和出国出市人员)。对于三类人员根据风险等级开展分类管控,并且每三到六个月开展一次动态评估,遇突发事件及时评估。

根据评估,禁毒部门会同公安、司法、卫生、民政、人社等部门,分别给予针对性的行为矫正、法律援助、身体康复、药物治疗、思想教育、心理咨询、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等综合性干预措施。以卫生计生部门为例,通过将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作为治疗法之一,与社区禁毒社工建立情况沟通、跟踪随访、心理辅导等机制,加快推动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措施的有效衔接。同时,借助公共卫生工作资源和精神卫生“三级防治网络”的优势,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大力倡导和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室建设。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一份稳定的工作是最好的“保护伞”。上海人社部门在承诺“不挑不捡,三天安置”的基础上,多次出台优惠政策,如用工单位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办理用工登记备案手续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每人每年给予该单位1.5万元社会保险费补贴。仅2015年,上海就推荐戒毒人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3901人次,成功推荐就业3160人。

“于法有据”让禁毒社会化进入法治轨道

“推进禁毒工作社会化,在执法依据上存在多项空白。此外,还存在社区戒毒和强制戒毒隔离衔接不畅等问题,急需对相应的法律法规作出完善。”今年4月,全国政协就“推进禁毒工作社会化”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对国内多个省市进行实地调查后,对当前禁毒工作社会化中存在的缺少法律依据问题提出了建议。

上海在推进禁毒工作社会化、专业化的13年间,也遭遇过各种“于法无据”难题。上海禁毒部门一边推动立法,一边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制定细化出台了20余项规范性文件或制度办法,使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得以有序运行。

2015年,《上海市禁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列入当年立法计划。2016年4月1日,该《条例》正式施行。在这部《条例》的总则中,对禁毒工作社会化专门用一条予以规范:“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法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

这部《条例》还通过立法的形式对禁毒工作人员予以了保障,在总则中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禁毒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进行指导、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同时,明确“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公安、司法行政、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禁毒工作人员的职业保护,防范和减少禁毒工作中的职业风险。禁毒工作人员因禁毒工作致伤、致残、死亡的,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给予抚恤和工伤待遇。禁毒社会工作者所在单位和组织应当为其办理相应的人身保险”。

报记者 刘栋

上海天价老洋房40万元/平!揭其背后的传奇故事
上海有个五人团队 为电影产业做全职“保姆”
大数据将成为上海基础性资源
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上海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六中全会公报精神
上海人秋日必吃的20碗面 每一碗都是老上海的味道
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魏德友和许帅
深入推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大举措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做好上海工作
抓住上海桃浦地区转型升级突破口推进工作
文物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95届毕业生求职:找工作首选互联网 “网游战绩”也写入简历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3年培养2000余名骨干教师 第八批上海教育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交出满意答卷
基层人大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好实践
上海社会信用立法形成草案 “信用”定义超越狭义经济概念
专家解读: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应接受社会监督、受理公众举报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挂牌成立 向全球源源不断输送高端的知识产权人才
诺奖得主巴里·马歇尔告诉年轻科学家——保留拒绝信,然后卧薪尝胆
上海滩十大最好吃生煎新鲜出炉 第一名果然是
上海最美银杏 官方版与民间版的赏叶指南出炉
英语水平调查:上海连续三年英语水平超越香港
超重磅!上海机动车上牌的最新政策出来了
上海黄金单身贵族标准出炉 月薪8000竟还不够
上海市区、乡镇两级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基本完成
全面加强和改进拘留所工作
轨交14号线施工迎首个工作日 路口“观望”司机增多
市委部署落实全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到明年年底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台湾作家陈映真逝世 一直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不懈工作
【社会观察】小区来了“业委会律师”
【社会观察】酬金制物业管理的“耀江样本”
“零差评”的睦邻中心大管家——记杨浦区社会工作协会会长王秋月
《明清社会和礼仪》:“礼仪革命”造成的“传统社会”
国家禁毒办:35岁以下吸毒人数增幅同比下降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