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说《红楼梦》:我们有恢宏的传统,需要让传统文化复苏

2017-06-06信息快讯网

白先勇说《红楼梦》:我们有恢宏的传统,需要让传统文化复苏-信息快讯网

 

白先勇

“我最喜欢的古典文学名著,一个是《牡丹亭》一个是《红楼梦》。《牡丹亭》,我替它做了还魂记;《红楼梦》,则替它做了一个注解。”

6月3日,80岁的著名作家白先勇携新书《白先勇细说红楼梦》来到上海图书馆“细说红楼梦”。上图为这场讲座特意安排了最大的厅,讲座报名开放后,1200个席位5分钟内预订一空,之后又开放了800席,很快也订完了。

面对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白先勇的第一句话是,“今天晚上来的都是红迷。”

其实倒不如说,当晚来的都是白先勇迷。父亲是民国将领白崇禧,本人是著名小说家,退休后多年致力于宣传昆曲,白先勇在大陆积攒了巨大的人气。

他策划并宣传了多年《青春版牡丹亭》,自己的传记电影叫《姹紫嫣红开遍》。但他讲了多年《红楼梦》,说自己到70岁才真正读懂“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年轻时候经历了那么多事情,是姹紫嫣红的人生。到年龄大了慢慢对人生有更深的体悟,才看到‘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白先勇这样形容自己。这两部名著,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人生的注解。

“《牡丹亭》和《红楼梦》都是我们的文化指标”

白先勇在桂林出生,生活到6岁,抗战期间辗转于重庆、上海、南京等地,青少年时期在台北度过,之后在美国读书工作,直至退休。

“我地理上的原乡是台北,但我心灵上的故乡,还是想回到传统文化。所以我推广昆曲,推广《红楼梦》,这些真的是我的故乡。”

 

白先勇说《红楼梦》:我们有恢宏的传统,需要让传统文化复苏-信息快讯网

从左至右:顾文豪、白先勇、金宇澄、孙逊

人生大半时光在海外度过,回过头来却致力于推广传统文化,白先勇认为这并不矛盾。他自承年轻时也沉迷于西方文学,大学在台大读的也是外文系,“他们是了不起,但我们先要顾本,要了解自己的文化。”

以西方文化视角回望中国,白先勇觉得,中国文化19世纪到现在一直处于弱势,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完全是西方强势文化主导,“但我们有很恢宏的传统,我觉得非常需要一次像欧洲那样的文艺复兴,让传统文化复苏。”

如今是和平的年代,经济发展到了一定层次,白先勇觉得,这是最适合文化建设的时候。

他主持策划了《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首演之后在年轻人中反响巨大。十几年间演了几百场,每一次重演票依然会被抢售一空。昆剧在这十几年间也走出了困局,在年轻人中成了一种文化时尚。连苏州戏曲博物馆的保安都会告诉陌生的观众,“白先勇为这个城市做了很多。”

和《牡丹亭》相比,白先勇其实更早就开始推广《红楼梦》。

1965年至1994年,白先勇在加州大学教了29年《红楼梦》导读课,学生反响不错。但面向外国学生,讲课内容无法太过深入。

退休回到台湾后,2014年台湾大学邀请白先勇回到母校,开讲《红楼梦》导读通识课。白先勇重拾教席,用三个学期带着学生逐回细读红楼梦。

以这些课堂讲稿为底本,就有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两卷本《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现在我觉得,这是冥冥之中上天的安排。我最喜欢的古典文学名著,一个是《牡丹亭》,一个是《红楼梦》。《牡丹亭》,我替它做了还魂记;《红楼梦》,则替它做了一个注解。” 白先勇告诉记者,“《牡丹亭》和《红楼梦》都是我们的文化指标,我希望至少从这两个文学作品开始,让我们重新亲近经典,有所启发。”

 

白先勇说《红楼梦》:我们有恢宏的传统,需要让传统文化复苏-信息快讯网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相信《红楼梦》后40回是曹雪芹所著

“很多人攻击说《红楼梦》后40回写得不好,张爱玲就是这么认为的,她说‘最恨《红楼梦》未完’,还说‘一读到后40回就天昏地暗’。我的感觉和她完全不一样,我觉得读到后40回大放光明。”

《红楼梦》后40回并非曹雪芹原著,而是高鹗续写,几乎已经成为红学界的共识,但白先勇从文学的角度判断,认为从文气和人物性格来看,后40回就是曹雪芹原著。

“我个人愿意相信后四十回是曹雪芹写的。第一,我自己写小说,我认为最难的是人物对白的口语语气。人物前80回和后40回讲话都是相似的,绝对是一个人写的,其他的人物也是如此,口气没有改变。第二,我想世界上还没有什么经典的小说,是两个作者或以上写的,如果两个作者都是一样厉害,那么为什么要托别人的名字写呢?而且高鹗的身份和曹雪芹身份差得很远。后40回里,作者对家世没落、对黛玉之死充满了悲悯和哀悼之情,这一定是曹雪芹对他自己过去的家世和人物的感情,高鹗是没有这样的感情的。”

白先勇提到,在《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的序里面,高鹗和程伟元提到,《红楼梦》就80回,后40回没有留存,是程伟元到处收集很多年,从很多收藏家里面收到了20多卷,一次又机缘巧合在书摊上发现了另外十几卷,就重金买了另外十几卷,但是稿子有很多残缺的地方,所以他们下了很大的功夫,把它修补了下来。

“到现在为止,也没有铁证认为这两个人撒谎,除非有一天,曹雪芹的原稿突然跑出来了,我们才可以说高鹗确实是伪作。但是到现在为止,我宁愿相信它是真的。”白先勇说。

对于大陆通行的庚辰本《红楼梦》,他也有不同看法,认为程乙本更好。

《红楼梦》版本众多,可分为两大类:带有脂砚斋、畸笏叟等人评语的手抄本,止于前80回,简称脂本;另一大类的120回全本,最先由程伟元与高鹗整理出来印刻成书,世称程高本,第一版成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即程甲本,翌年又改版重印程乙本。

在美国教书期间,白先勇习惯使用的是台湾桂冠图书公司以程乙本为底、启功和唐敏注释的重校本,这也是当年胡适推崇的版本。而给台大学生讲课期间,这个版本已经断版,白先勇于是用了里仁书局出版的以庚辰本为底的《红楼梦》,也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因此有机会对比两个版本。

他举例说,在庚辰本中,尤三姐和贾珍有染。但后面有一段内容是贾琏想要撮合尤三姐和贾珍,调戏尤三姐,被尤三姐痛斥一顿。

“如果看庚辰本,大家一定会有疑惑,如果尤三姐已经和贾珍有染了,那么他来调戏你,你还哪里有立场生气呢?”而程乙本中,尤三姐没有和贾珍有染,白先勇认为这样她后面的所作所为才是符合逻辑的。

他也承认哪个本子最好,仍是有争议的话题,“但红楼梦有很多版本,很多人只做‘红楼一梦’,但实际上红楼有好几个梦。读读别的版本,几个版本比较,对《红楼梦》的理解才会比较全面。”

来源:澎湃新闻

 
海口紧急叫停萤火虫文化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
文博会上海参展团集中呈现文化产业发展新亮点新风采
上海市百灵鸟少儿艺术团《希望的歌谣我们唱》专场演出举行
我国启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赞!这生生不息的上海老品牌 全是我们的记忆
【书刊博览】当老外遇上中国文化
汪曾祺逝世20周年: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汪曾祺
明天,让我们“约会博物馆”
360件套珍贵文物齐聚首都博物馆 直观呈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小升初之战——凌晨两点时,我们在人大附中见证着这些“疯狂”的家长
未来,传统学校将被“学习中心”替代?
小龙虾酱香排骨"乱入"粽子馅 传统肉粽仍是主角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这样为传统文化“代言”
白先勇:年轻时也崇拜西方文学,现觉《红楼梦》是天下第一书
四川汶川县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金山: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
“太阳给我们送钱”,总书记帮算脱贫账,十年九旱的德胜村如何点石成金?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平稳开考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港台补习文化:香港打造明星教师 台湾啥都能补习
百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 大雨难阻市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
“人人都能做非遗传承者” 京城举办多项活动迎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父亲在家庭中的投入,如何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父亲节,让我们重温习近平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特稿】杨宪益的英译《红楼梦》
《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人物论》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上海交响乐团新乐季主题为“他人与我们”
牛津传统“学霸服”遭挑战 或取消考试着装差别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