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百灵鸟少儿艺术团《希望的歌谣我们唱》专场演出举行

2017-05-13信息快讯网

昨日,第34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希望的歌谣我们唱》 ———上海市百灵鸟少儿艺术团专场演出”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剧场举行。除上海的小学生外,还有来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南宁市、福建福安市等地的470多名少数民族小学生参加了此次演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城关第四小学成立不到两年,是一所半封闭寄宿制学校,80%学生是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们为上海观众表演了 《苗乡阿朵春之舞》。记者了解到,“阿朵”在苗族是“小妹”的意思,寓意为“苗家小妹春天的舞蹈”。节目开场,以走秀形式展现黔东南苗族的大部分女性民族服饰;中场舞蹈狂野奔放,尽显苗乡儿女的热血豪情;最后,一幅幅精致的苗族特色刺绣作品,体现出苗族女子的心灵手巧。

“苗族善于借助服饰上的不同图案来传承不同的文化、记载故事。盛装越美丽,经历的辈分也越多,往往累积几代人的心血,才能打造出一套属于自己家族的盛装。黔东南苗族的服饰不下200多种,不同服饰代表苗族各分支不同的历史,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不同的盛装上的图案也代表着多支苗族的图腾。大多数以鸟兽虫鱼为主,牛角象征吉祥,花朵象征幸福,头上的小鸟象征自由。”剑河县城关第四小学教师陶雪芸对记者说。

参加演出的少数民族学生中,福建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的畲族学生表演的平讲戏,是福安市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目。该校把平讲戏引进校园,由学生演绎的 《赠金钗》 等多次在地、市演出中获奖。此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民族青少年宫演出的舞蹈 《苗家板凳娃》 《金色小锦鸡》 和无伴奏侗族大歌、琵琶歌 《侗家娃娃爱琵琶》,广西小铜鼓少年电视艺术团演出的儿童民族舞剧 《最美的小凤凰》 选段“壮乡晨花”和“流羽舞”,都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