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再加息各国波澜不惊

2017-06-16信息快讯网

徐明棋

美联储14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1%至1.25%的水平,这是美联储今年内第二次加息。

自2015年12月至今,美联储已累计加息四次共100个基点,这被市场普遍认为是美国持续退出宽松所采取的举措。由于市场此前普遍预期美联储6月将加息,因此此次加息行动没有引起市场大的震荡,美国股市、债市、美元汇率以及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反应平平,波动幅度都不大。

下半年将再加息一次

加息之所以在预期之中,是因为美国和世界经济总体状况符合美联储继续收缩货币供应的条件。美国经济持续温和增长,失业率已降到4.3%,是近16年来最低的水平;美联储瞄准的通胀率(PCE)虽然没有达到2.0%的水平,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已达到2.2%。根据历史数据,美国充分就业时的利率水平是4.4%。尽管目前普遍认为正常的中性利率水平已降至3%,但即便这次加息后利率水平也只有1.25%,离正常的3%差距很远。

美联储主席耶伦对加息进程非常谨慎,除美国经济指标外,世界经济也常常成为耶伦的参考范围。而现在世界整体经济在好转,欧盟和多数新兴国家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都比去年高。正因为此,耶伦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的经济增长率将使美联储可以继续以渐进式方式加息”。这一方面说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景得到了美联储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明确了美联储未来缓慢加息的进程仍然会持续。

美联储3月加息时表示今年将加息三次。根据目前的整体经济发展态势,下半年再次加息将是确定的。

年内将启动缩表进程

结束宽松货币政策逐步提高利率的同时,美联储正考虑缩减资产负债表。2008年严重的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采取了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共购入3.9万亿美元的各类政府债券和其他抵押资产支持的证券。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由9000亿美元扩充至4.5万亿美元。

目前美联储虽然提高了四次利率,但市场流动性仍处于偏宽松状态,银行的工商企业贷款仍然非常充足。美国银行给小企业的贷款余额从2016年年初的162亿美元上升至年底的3279亿美元。这说明,利率的提升并没有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在通货膨胀预期往上走的背景下,美联储将在年内启动缩表进程,计划在开始时每月缩减100亿美元,即将所持债券到期本金收回后不再进行投资。其中,国债收回的上限设定为60亿美元,机构债务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上限为40亿美元;未来每个季度增加一次缩表规模,直到每月缩减规模达到500亿美元,其中300亿美元国债、200亿美元资产抵押贷款支持类债券。

按照这一进程,美国2017年资产负债表收缩的规模不会很大,对市场流行性造成的影响也不会很激烈。就美国目前4.5万亿美元规模而言,2017年收缩的规模不会超过1000亿美元,可谓只有象征性的意义。2018年以后,美联储如果按照其公布的计划缩表,届时对美国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收缩的影响会逐步显现。当然,美国经济明年会出现什么样的新情况,以及新一届美联储主席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都将会对美联储缩表产生影响。

对世界和中国影响可控

美联储此次加息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基本上因预期而提前得到释放。美国股市已创下新高,因此未来股市将不会在此消息的刺激下继续快速上涨,仅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会受影响而温和下降。新兴国家金融市场遭受资金外流的冲击可能性也很小。美元汇率可能不会因此次加息而迎来一波升值的行情。相反,由于欧元区和欧盟经济表现良好,处于低位的欧元或许得到市场的青睐,出现逐步回升的行情。这对于人民币维持对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也比较有利。

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稳的迹象明朗化,中国人民银行与金融监管当局正在采取措施加强金融风险管控和流动性监管,国内避险和投机性短期资金外流的动力和渠道都在缩小。因此,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的温和进程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是可控的。

美联储收缩货币的另一个影响是以美元计值的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通过石油价格影响全球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从内在机理看,美元流动性收缩,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这给很多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影响。不过,大宗商品价格在危机后整体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局势趋稳以及中国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推进,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开始复苏。这两种影响相互抵消后,大多数大宗商品的价格也不会有大幅度下降的空间。而这对于中国等主要资源进口国而言,也是有利的。

总体看,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只要不出现激烈进程,世界经济不会因此遭受重大冲击。值得关注的倒是未来一两年内,美国经济在特朗普减税和其他财政政策的刺激下是否会出现新的泡沫,并在随后因美联储持续收缩货币而引发新一轮衰退。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高端智库资深咨询专家)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