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神奇细菌”能调控体重
本报讯 (首席记者唐闻佳)吃一点细菌,就能减肥?这个美好场景或许距离我们不遥远了。昨天,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团队的医生们发布的最新研究发现:人体的肠道里住着一些有益人体的优秀细菌,这些“小生命”竟能调控体重。
这项突破性工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医学期刊《自然医学》,第一作者单位为设在瑞金医院的国家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国家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寄居于人体肠道的菌群与人类共进化、共生长,人们已逐步认识到肠道菌群与人类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它们会影响人体的代谢乃至生命的过程。西方人群研究表明,肥胖人群存在肠道菌群结构失调、细菌多样性下降。但从菌种水平看,科学家对导致肥胖发生的细菌仍所知甚少。
瑞金医院内分泌团队宁光院士、王卫庆教授、洪洁教授聚焦青少年肥胖人群的肠道菌群研究,建立较大规模、高质量青少年肥胖—正常体重人群队列,带领刘瑞欣博士、王计秋博士等与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开展肠道菌群宏基因组测序并进行深度解析。最终,他们首次揭示了中国青少年肥胖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现了一系列显著异于正常人群的肠道共生菌,并且通过多组学分析证明,肠道菌群的改变与宿主代谢物水平显著相关。
重要的是,该研究还进一步通过动物水平干预研究证明,多形拟杆菌(简称“BT菌”)能够降低普通饮食和高热量饮食状态下的脂肪含量,延缓体重增长速率。
科研人员告诉记者,BT菌具有代谢谷氨酸盐的能力,谷氨酸盐是日常生活中味精的主要成分。既往中国健康营养学调查显示,谷氨酸盐摄入具有促进中国成人超重的发生风险。瑞金医院内分泌团队在此项研究中发现,BT菌灌胃可降低小鼠血清谷氨酸浓度,增加脂肪细胞的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过程,从而降低脂肪堆积,达到减重效果。
为进一步证明BT菌在减肥中的作用,该研究团队还与瑞金医院外科沈柏用教授团队合作,分析了接受胃减容手术(又称“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手术前后的肠道菌群特征谱改变。结果发现,肥胖患者肠道内原本下降的BT菌,在减重手术3月后明显升高,恢复至正常体重人群水平。同时,术后血清谷氨酸水平亦明显下降,同样接近正常体重对照人群。
这些研究结果提示,BT菌水平的恢复可能有助于肥胖患者的减重过程。基于前述队列人群、动物及临床干预等多层次证据,研究人员认为,BT菌有望成为新的益生菌研发靶点,用于减肥药物或相关食品开发。当然,其长期的临床安全有效性还需更多随访干预研究证实。
由于国人的饮食特征和遗传背景与西方人群相差甚大,菌群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这项工作无疑为未来针对中国人减肥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全新方向和候选菌株。瑞金医院内分泌团队将与药物研发部门合作,推动益生菌向减肥药物的应用转化,早日造福肥胖与超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