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让城市更有文化温度

2017-06-21信息快讯网

李建强

核心观点

如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成为中国电影的著名国际品牌,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盛会之一。可以说,这既是电影文化传统的一种延伸,也是城市文化顽强生命力的体现;既承载了上海人民的历史创造和创意,也成为当下上海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节是全民共享的盛宴。正在举办的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展映500多部中外佳片,组织1500场观影活动。共有来自美国、中国、罗马尼亚、波兰、意大利、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菲律宾、伊朗等国的10多部电影参与金爵奖的角逐。电影节还致力体现全产业、多元化格局,覆盖影视投融资、制作、后期、特效、视效、发行、营销、法务和游戏等领域,共吸引了200余家国内外展商。毫无疑问,上海国际电影节已成为一张璀璨的城市文化名片。

电影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众所周知,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具有深厚的电影文化基础。这种基础,不仅表现在创作上开电影制作之滥觞,并长期占据中国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根据1927年的 《中华电影年鉴》统计,当时全国共有179家电影公司,其中设在上海的有142家,也就是说,上海的电影企业占到了全国的近80%。联华、明星、天一,以及艺华、新华、昆仑、文华等都是名声在外的电影公司。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电影制片厂(下设海燕、天马、江南三个故事片分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科教制片厂、上海译制片厂、上海电影技术供应厂都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龙头企业。同样,中国第一份电影研究刊物、第一本电影研究著作都是在上海诞生的。这种深厚的电影历史文化积淀,它的根须是通达的,它的传承是难以阻隔的。1993年,经国务院同意,上海创办首届国际电影节,并很快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承认,成为国际A类电影节。如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成为中国电影的著名国际品牌,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盛会之一。可以说,这既是电影文化传统的一种延伸,也是城市文化顽强生命力的体现;既承载了上海人民的历史创造和创意,也成为当下上海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标识

一座城市的美好,不仅需要物质的不断进步,更需要精神与文化财富的超前发展和同步增长;走进网络时代的大众,不仅渴求衣食的无忧、住行的便捷,更期待心灵的滋润和精神的富足。城市文化就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食粮,就是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在今天的城市发展中,文化越来越成为其不可或缺的动力和底气。这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也是一座城市始终保有旺盛的精气神的根基之所在。

当前,上海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城市创新发展迈入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一些天时的、地利的、物质的、外显的优势条件已经被充分释放,城市文化潜力的发掘成为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元素,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得迫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提出了“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上海电影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完善现代上海电影工业体系”的文化命题。我们高兴地看到,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一个载体,自创办以来,以专业性、权威性、全球性构建中外电影文化交流平台,围绕评奖、市场、论坛、展映四大主体活动拓展影响力,并开展“国际直通车”“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行动加强国际传播力,已成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助推器,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标识。

既要顺应潮流更要坚守特色

从世界看,眼下各类国际电影节有700个之多,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定的国际A类电影节就有15个。从国内看,新世纪以来各地举办国际电影节的势头不减。据不完全统计,先后面世的有长春国际电影节、珠江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还有中国西部国际电影节、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等等。在诸多的国际电影节中,上海国际电影节如何独树一帜,始终保持青春活力?笔者以为,重要的是,既要顺应时势,又要坚守特色,两者缺一不可。

所谓顺应时势,就是继续“突出服务观众、产业创新两大主线,搭建平台,开放资源,助推国产电影产业腾飞,连接业界的国际影视市场”的主旨,面向国际,追踪和展示世界电影艺术的最新发展,促进多元文化的合作与交流,该走的程序、该设的单元、该有的奖项,一样也不能少。所谓坚守特色,就是不沿袭和套用世界其他国际电影节的常规做法,突出自己的创意。电影节的国际影响力不取决于规模大小,更多地取决于质量和竞争力的高低;电影节的国际知名度亦非单凭参与嘉宾的多少,更多地取决于是否体现自己的鲜明特色。上海要打造自己的国际电影节品牌,必须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并且持之以恒地维护好和发展好。比如:立足多元包容,让观众欣赏到不同语言、不同类型、不同视角的世界新电影;致力于培育新生力量,加强对青年电影人的扶持和推介;强化对原创作品的孵化和展映;与互联网企业全面合作,打造互联网影视新人与优质IP的孵化平台,创办“手机电影节”以及影迷互动与体验平台;修复经典;普惠观众,等等,都是上海国际电影节自诞生至今的一贯特色。

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加以光大,自觉地予以弘扬,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定可以越办越好,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用文化铸就企业创新的底气
树行业文化新标杆——年度全国电力行业优秀影视作品奖出炉
中国最适合年轻人定居创业的6大城市
“旗袍小镇”开启匠心文化传承
申城推出系列活动诠释端午节丰富而多层次的文化内涵
三部微电影提炼衡复风貌区之美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这样为传统文化“代言”
中国八大海滨城市 挑选你中意的度假地
6.5世界环境日“我的城市我的园”宣传片发布
上海国际电影节公布展映影院名单
网民最喜爱的海派修身达人与微电影出炉!快为他们点赞
暖心的城市,“微更新”更有温度
沪交通卡异地互通范围调整 看五色交通卡最新互通城市
现场扑票不能刷支付宝? 电影节“实战”指南
“一个人的电影史——纪念郑君里特展”开幕
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一带一路”系列活动成一大亮点
环岛高铁给海南岛带来“三变”
“大美青海行”(上篇) :走进“万里长江第一水文站”
90后华裔女孩镜头下的魔都 张张堪比科幻电影大片
上海去年票房位列全国城市之首
本土故事VS全球化语境 如何实现跨文化共鸣?
韩正赴徐汇调研:对待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现工作理念和工作水平
北外滩开建码头文化博物馆
《勇者之剑》亮相文化广场 在棒起棒落间探讨生命的起落
虹口滨江又添一处新地标 码头文化露天博物馆开建
90后华裔女孩镜头下的魔都 张张堪比科幻电影大片
带着最纯粹的初心,开启“一带一路”电影之旅
电影节期间200多位“幕后英雄”穿梭于各大影院
以电影之名,为人文之城增添核心资源
神秘巨富的中东地区 原来土豪城市不只有迪拜
中国最适宜居住的8个城市
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也留住城市“烟火气”
沪上建设“文化上海云”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