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江湖依旧在,旧貌换新颜

2017-06-21信息快讯网

 

柴米江湖依旧在,旧貌换新颜-信息快讯网

昨天上午,医学院路口人行道上违法搭建的销售亭被拆除。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肇嘉浜路、小木桥路、斜土路、枫林路围合而成的1.3平方公里,因为紧挨着三甲中山医院,俨然是一片“江湖”。每天,数万人次病患及家属在这片区域流动,应需求而生的小餐饮、小服饰、小烟杂、水果摊点、日租房星罗棋布。这里也是徐汇区12345热线的“爆点”区域,每天的投诉涉及物业管理、交通管理、医托医闹、黄牛倒号、看相算卦……

昨天一早,徐汇区市场监管、城管、公安等部门和所在街道开展联合整治,集中封门关闭了小木桥路、肇嘉浜路上的20多家无证照商铺、摊点,拆除违法搭建和广告,恢复房屋原状,现场拆除一个彩票亭、三个蘑菇亭。这标志着去年底启动、先后持续三轮的中山医院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告一段落。与此同时,该区域业态调整及商业规划也已出炉,将聚焦涉医业态短板,以品牌化提升商业品质。

柴米油盐的江湖依旧在,旧貌换新颜。

一个小门面按时间段分租给8户

这1.3平方公里内,共有五横两纵7条马路,涉及整治的商铺及摊棚亭共168家。近半年来的整治中,共关停112家,主要涉及无证无照、破墙开店、违法搭建、居民房开店等;责令调整业态14家,允许保留并作后续调整42家。

乱是真的乱。

这些违法违规商铺,大多从事多种经营,甚至于,小小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门面按时间段能分租给8家商户,从一大清早卖煎饼,中午售盒饭,晚上供应小吃,深夜经营烧烤,其间还兼带介绍日租房、分发小广告、倒卖黄牛号等“业务”。一个月的收入相当可观。

但在一部分人眼里,这些小摊点“好也是真的好”。特别是出入医院的病患及家属,衣食住行出了医院门就能解决,便利实惠。

拦也拦不住的旺盛需求,加上利益驱动的各种“钻空子”,这里的整治难上加难。

郑健,枫林街道社区管理办主任。在他上任的这几年,这块区域的整治就没停过。“以往,今天工商来查经营许可,明天城管来管跨门营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整治连贯性不强,对商户的威慑力不足,难免陷入‘一边整治一边回潮’的苦痛轮回。”

先做“数据库”,方案细化至“天”

去年以来全市的“五违四必”大整治,为该区域的整治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思路。

徐汇区领导挂帅成立领导小组,区城管、交警、环保、消防等十多个部门参与进来。“整治过程涉及很多法律关系和主体,多部门协同执法明显加快了违法违规的处置流程与节奏。”

与以往不同,此次整治启动前,街道通过排摸提前建立了“数据库”———哪家商铺户主是谁、店主是谁、经营面积多少、产权性质如何、是否存有违搭、经营许可是否符合要求等,相关信息了如指掌。管理部门甚至还调出房屋原始图纸进行比对,对于整治对象中确实存在生活困难的人员,及时帮困跟上。

同时,整治方案也细化到天。涉及整治的每条马路有多长,沿街多少店铺,不同时段的人流车流如何,以此精准定位整治行动的时间段和顺序。同时也明确整治后多久恢复公共空间、如何恢复绿化,等等。

有了前期详尽数据和细化方案的保障,整个整治过程没有遇到应急突发情况,实现了平稳过渡。

截至目前,区域沿街店铺整治告一段落,但整治还将推向纵深。郑健介绍说,该区域涉及平江、医清两个居委会,散布着十多个老旧小区,此次整治还将聚焦小区内部环境改善。比如拆除原先沿街店铺扰民的后厨和烟道,在人员混杂小区增设闸机和门禁,重置小区内部公共设施等,“让整治真正造福这里的原住民”。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