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不能放弃” ——四川全力以赴展开茂县山体垮塌大救援

2017-06-25信息快讯网

 

“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不能放弃” ——四川全力以赴展开茂县山体垮塌大救援-信息快讯网

6月24日航拍的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垮塌现场。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2017年6月24日5时45分,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新村组富贵山山体突发高位垮塌。四川省立即启动自然灾害I级救灾应急响应,紧急调集各方力量驰援,目前共有1000多名救援力量和150多辆机具车辆在现场开展搜救工作,已成功救出3人,及时转移320人。目前,已基本掌握118名失联人员的信息,相关信息将尽快发布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门户网站。事发前有142名游客在景区游览,目前已与142名游客全部取得联系,就初步掌握的情况,所有游客已撤出景区。

幸存者回忆:“泥石流凌晨冲进家门”

村民乔大帅一家,是茂县山体垮塌事件中获救的3名幸存者。据医院院长张和金介绍,目前他们生命体征平稳。26岁的乔大帅主要是头皮裂伤和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爱人肖春燕也是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他们刚满月不久的儿子乔道淳因吸入泥水,被诊断为吸入性肺炎。

头缠纱布、满脸伤痕的乔大帅在病床上回忆:早上5时半左右,他听到孩子在哭,就和爱人一起给孩子换尿不湿,刚换好就听到房子外面有巨响,灯也灭了。夫妻俩感觉不妙立即往外跑,可手刚刚摸到卧室的门把手,泥水和石头就冲了进来。两口子在泥泞中苦苦挣扎了好久才扛过了这波冲击。上午11点左右,一家三口被救援人员送到了县医院接受治疗。

现场直击:千方百计抢救生命

灾情发生后,四川省立即启动自然灾害I级救灾应急响应。国土、安监、消防、卫生、通信、交通等有关部门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派出相关救援人员驰援灾区。

为避免交通拥堵,四川省还对通往灾区的交通进行管控。记者从成都赶往事发地时看到,沿途各个收费站都开通了救援绿色通道,社会车辆被提前分流,武警、卫生、交通、民政等救援车辆都能快速通过。截至目前,通往叠溪镇新磨村灾区的G213汶川至茂县路段全线通畅,山体垮塌处掩埋路段应急抢险便道推进300米。

至24日晚10时,搜救人员已在现场发现15具遇难者遗体并妥善安置。目前,搜救行动仍在紧张进行中,暂没有发现生命迹象信号。

17时20分,国网四川电力的电力救援队员点亮了救援现场的第一盏应急照明灯。记者24日晚在现场看到,灾害现场共有30个点提供了应急照明,确保夜间救援工作正常开展;茂县大坪镇的11位回族群众给救援人员送来了米饭。

据省消防总队战训处参谋吴刚介绍,救援人员已根据夜间救援特点制定当晚的搜救方案,一是所有搜救人员在照明区域作业。二是因为现场已发生多次二次塌方,各救援点目前已设置观察哨,发现紧急情况立即发送信号,安排救援人员紧急撤离。三是省消防总队前线指挥部正在研究下一步救援方案和救援措施,搜救行动将持续进行。

“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不能放弃。”现场救援人员说。截至目前,共有公安消防和武警官兵、干部和民兵、交通施工、矿山救援等1000余名救援力量和医疗救护人员以及153辆机具车辆,在现场全力有序开展救援工作。

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阿坝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谷运龙告诉记者,由于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在此次山体垮塌中被掩埋,已任命该村卸任的老支部书记颜顺能担任临时村支部书记,由磨坊沟组组长和民兵连连长协同做好群众安置工作。

谷运龙说,由于灾害现场天色已经渐暗,由于夜间天气可能变化,次生灾害观测难度大,已安排磨坊沟组25户110余名村民向叠溪镇上的叠溪中心小学转移。记者了解到,学校已经准备好食品、饮用水、棉被等物资,提供学生寝室给安置群众居住。叠溪松坪沟景区游客中心的空地也搭起了帐篷。

据介绍,新磨村是1976年从附近的梭梭寨迁到现址的,原来的梭梭寨下面就是叠溪海子,每次海子水位下降,就有可能引起山体滑坡。

(据新华社成都6月24日电)

较强降雨震后山体人类活动

———关于山体垮塌专访地灾防治专家

 

“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不能放弃” ——四川全力以赴展开茂县山体垮塌大救援-信息快讯网

6月24日,救援人员在夜色中继续搜救。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6月24日,四川阿坝茂县发生山体垮塌,造成100多人被埋。什么是山体垮塌,茂县地质环境有什么特征,山体垮塌如何防范避让?就此问题,新华社记者采访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专家。

崩塌也叫垮塌、塌方,指较陡斜坡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并堆积沟谷的现象。

专家认为,此次山体垮塌,在近期降雨较多外,诱发原因有多种可能。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田廷山说,崩塌形成原因比较复杂,除了雨水,一些山体岩体稳定性降低,也会发生突然崩塌。特别是在“5·12”地震以后,整个四川的山体都有一些松动,力学性质下降,稳定性降低,降雨更容易诱发崩塌。国土资源部一直将汶川震区列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地区。

在地震、降雨、洪水等自然原因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活动也成为地质灾害不可忽视的新诱因。开矿采矿、工程施工都可能引起山体垮塌。

只要山体稳定性达到极限边缘,任何一点触发因素都可能引起山体垮塌。崩塌这种地质灾害并不局限于雨季。所以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场所隐患排查十分重要。汛期雨季之外,有关方面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督促建设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必须重视有关防治建议,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治地质灾害。

山体垮塌一般来讲规模比较大,发生比较突然,往往就是几十秒或十几秒。所以做好排查,“防”比什么都重要。

田廷山说,一般山体垮塌之前,都可能有小型掉块、滚石情况出现。出现这种情况,要马上把相关区域封闭起来,经过详细调查,确定没有危险或消除危险后,才能开放相关区域。很多崩塌沿着交通干线发生,行人开车时候要注意,一方面注意道路情况,同时注意观察山体是否有掉块、掉渣或植被移动情况等。山区景区多,旅游者要特别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对于山体垮塌,专业人员预警预报外,群测群防至关重要。老百姓要把身边山体看好,有异常现象马上报告或预警,然后组织撤离。

新华社记者 王立彬(据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