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绣传承人陈水琴:做刺绣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陈水琴在指导学徒学习杭绣的针法技艺。本报通讯员刘海波摄
■本报驻浙记者 蒋萍 通讯员 刘海波
“做刺绣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有工匠精神,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到极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杭绣代表性传承人陈水琴说,绣娘手中的一针一线都有她的心和魂,从每一件作品中都可以看到绣娘的人品和修为,这样绣出的作品才有灵性和生命力。
日前,记者前往位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陈水琴工作室,听老人讲述她半个世纪的“锦绣”人生。
千年杭绣“不寂寞”
1960年,杭州工艺美术学校成立,14岁的陈水琴成为该校首批学生,从此开始了她半个多世纪的绣娘生涯。
“一方绣架,撑开江南千年丝绸;十指春风,绣出湖上几分春意。”杭绣起源于汉代,在南宋时达到极盛,直至清末民初仍盛行不衰,城内后市街、粥教坊、天水桥一带有刺绣作坊近20处,擅长刺绣的手艺人多达二三百人。但随着机器绣花的出现,杭绣开始乏人问津,技艺几近失传。陈水琴一生从事杭绣,绣品丰硕,曾多次代表杭州出访多国展示杭绣风采,其生动的艺术表现力和温婉的文化底蕴,让杭绣艺术光彩重现。
1982年,日本静冈县,一场千人观看的刺绣表演在上演。陈水琴屏气凝神,将一根细丝绒一劈再劈,竟然劈出128缕。穿过针眼的一缕丝线,几乎肉眼难见。围观的观众,一个个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985年,40岁的陈水琴访问联邦德国。她花了整整5个月时间,为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绣像。绣成的总统像从仪表到神态都极度传神逼真,甚至连额头的白发都根根分明。这幅轰动整个西欧的绣像,被舆论誉为“真正的东方艺术”,至今被视为珍品收藏。
“传统的事物只有顺应时代,不断创新和发展,才会源源不断地焕发出生命力,手工技艺也是如此。”陈水琴说。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摸索,1972年,陈水琴创作出第一幅双面绣作品,从而结束了杭绣只有单面绣的历史。1981年,她又创作出双面异色绣、双面三异绣等作品。近年,她还和两位徒弟以及美院老师一起研发了一种可以展现油画效果的华彩绣。
做自己喜爱的事很幸福
每天上午9点,陈水琴都会风雨无阻地出现在位于杭州小河路上的工艺美术馆内的个人工作室。小小的工作室里,每天都有八九个徒弟陪着她“飞针走线”,她们静静地坐在绣架前,指间的针线上下穿梭,一幅幅作品在时间的流动中慢慢有了生命。“我这一辈子,就是趴在刺绣架子上,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很幸福,很知足。”陈水琴说,每天看着徒弟们潜心学习、技艺上不断进步是她最快乐的事情。
如今71岁的陈水琴早已功成名就,但一坐到绣架前,她依然是一个专注的绣女。陈水琴最喜欢绣动物,尤其擅长绣猫,她绣的猫活灵活现、难辨真假,因此有了“猫王”的称号。“绣猫,从眼神的勾勒到毛发的处理,都深见功夫。猫的毛是蓬松的,绣得太死,毛就显得很假。”陈水琴说,绣猫要用交叉套针技法,以多种颜色的丝绒和针线细密的手法,来体现猫的细毛松软、眼神灼灼。
“这些是杭绣中最难的技法,徒弟中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寥寥无几。刺绣没有十年八年根本别想出山,现实因素决定了新入行者,要么守得住清贫,要么本身就有物质条件供养。”陈水琴说。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并且把它做到极致。”这是陈水琴对自己刺绣生涯的总结,也是对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
陈水琴介绍,上世纪60年代初,几乎每个市、县都有本地特色的工艺技校,学生十几岁起就在学校学技艺和文化,老艺人传授技艺,老师讲文化课,并且请来美术老师培养艺术根底。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厂或再深造,现在的工艺美术大师大多出自当时的工艺学校。她建议有关部门参考此前经验,将传统技艺重新纳入正规教育培育模式,这将有利于保护传承并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陈水琴现有弟子20多个,其中包括2位省工艺美术大师和3位市工艺美术大师。2013年,杭州市“工艺与民间艺术薪火传承计划”实施,首批5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在全国公开招徒。经过层层筛选,陈水琴从70多人中挑选了5位优秀学员。“‘薪火传承计划’学徒学期5年,政府每月给予2500元的生活补贴,但这点钱仅够他们维持生活。而且今年就要满5年了,如果今后不再有补贴,这对他们潜心学习技艺非常不利。”陈水琴呼吁,有关部门可以按照“新传承人”的技艺水平评定相应的“工匠”等级,给予相应的生活补贴。
“刺绣行业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意思就是学习基本针法四五年时间就可以基本掌握,但是基本针法以外是千变万化的技艺演变,这就需要不断学习,直到老了还是觉得有很多东西没学到,学无止境。”陈水琴感叹,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她需要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专心创作,更想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徒弟,让千年杭绣的优秀传统技艺能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本报杭州7月18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