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宫灯技艺传承人崇德旺致力原汁原味的传承
又是一年春节来。漫步于节日期间的北京,常常会在街头巷尾、公园庙会、古建筑群落中看到各式宫灯的身影。夜幕降临,灯影摇曳,正应了明代首辅张居正在《元夕行》一诗中所描绘的:“今夕何夕春灯明,燕京女儿踏月行。灯摇珠彩张华屋,月散瑶光满禁城。”
北京宫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结构复杂,做工细致精巧,典雅华贵、喜庆吉祥。创办于清嘉庆年间的文盛斋灯画扇庄,曾将北京宫灯的制作引向鼎盛,其所在地前门外廊房头条也因灯彩店集中,被誉为“灯笼大街”。随着时代发展,如今仍在坚守古老手艺的人不多了。作为北京宫灯技艺传承人,59岁的崇德旺,如何“承”又如何“传”呢?
精美宫灯蕴含文化底蕴
“北京宫灯,是一种纯手工制作的独特工艺美术品,它不仅是旧时皇家气派的体现,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从事宫灯制作将近40载,崇德旺对宫灯文化有着独到见解。
崇德旺是北京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宫灯代表性传承人。1979年,高中毕业的崇德旺进入北京市美术红灯厂,在这里师从郭汉学习宫灯制作技艺,后又跟随徐文啟、袁振晶、翟玉良等人深入学习,全面掌握宫灯制作的工序。天安门城楼、钓鱼台国宾馆、北京饭店贵宾楼、恭王府等地都有其参与制作的各式红木宫灯。
“宫灯,顾名思义是宫廷御用灯饰,后由皇上赏赐大臣才开始传出宫外,民间才有了仿制品。”崇德旺说,北京市美术红灯厂前身是百年老字号文盛斋灯画扇庄,由浙江人俞氏、娄氏二人于1806年创立,其位置在前门外廊房头条79号,后来搬迁至琉璃厂东街92号。文盛斋多为京城的宫廷、王府制作宫灯。1915年,北京宫灯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拿到了金奖。
上百道工序尽显工匠精神
受家庭影响,崇德旺自小就对宫灯怀有浓厚兴趣。崇德旺出身于工艺之家,他的父亲崇普善过去在北京美术红灯厂画花卉,母亲在绒鸟厂工作,哥哥崇德福在荣宝斋工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刻版工序代表性传承人。崇德旺说,自己打小就喜欢看公园里古建筑上悬挂的宫灯,还常去父亲的厂里玩,对宫灯制作很感兴趣。19岁,他如愿进入北京美术红灯厂工作。
“宫灯制作是一份精细活儿,需经过锼、雕、刻、镂、烫、画等上百道工序,平均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方能完工。进入北京美术红灯厂后,我最开始做锼活儿,就是去掏制龙头和花牙子上面的镂空窟窿。一个熟练工,光这一道工序,要做三五个工作日,镂空过程中稍有不慎,整块木板就全部报废。”这道工序,崇德旺就整整学习了半年多。
“现在,制作前期的开料工作可用机器替代,但关键的雕刻、绘画等工序必须是纯手工,因为机器做出来的,不是那个味儿。”崇德旺说。
将宫灯技艺原汁原味传下去
2008年,北京宫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了高度重视。尽管如此,宫灯制作技艺如今仍然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
“虽然宫灯精美气派,但作为宫灯手艺人,却异常辛苦,刮刨子、拉锯又脏又累,粉尘、喷漆对身体有伤害,而干这行的收入却不高,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大。”崇德旺说。另一方面,造价高、工艺复杂、定制周期较长、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性质,让宫灯始终离不开小众产品的圈子,一定程度上,这又制约了它走向市场。由于这些原因,崇德旺至今还没能找到传人。不过,他并没有气馁。作为北京市西城区世纪传承传统文化协会副会长,他如今把更多精力放在了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中,最近又打算去学校开设专门的宫灯制作课,他希望年轻人可以慢慢去喜欢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
“北京宫灯的制作技艺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老祖宗的手艺,不能让它止于我们手里。我希望尽一切努力把它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这是崇德旺如今最大的心愿。(本报北京2月20日专电)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