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热播 《我的前半生》等亦舒原著火热上市

2017-07-24信息快讯网

电视剧热播 《我的前半生》等亦舒原著火热上市-信息快讯网

 

讯(记者 顾军)最近,随着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热播,关于女性成长、独立和事业、婚姻的思考也形成诸多热点话题。原著作者亦舒也因为该剧再次“走红”,成为微博、微信等平台上的刷屏话题,人们对其作品掀起了新的关注热潮。恰逢其时,7月中旬,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湖南文艺出版社联合推出了亦舒的两套作品集:经典作品“旧欢如梦辑”和大陆首次出版“有生之年辑”。

 

电视剧热播 《我的前半生》等亦舒原著火热上市-信息快讯网

电视剧热播 《我的前半生》等亦舒原著火热上市-信息快讯网

这两套作品集各包含亦舒最具代表性的五部作品。“旧欢如梦辑”包含《喜宝》《我的前半生》《玫瑰的故事》《圆舞》《人淡如菊》等五部亦舒的经典作品,而“有生之年辑”包含了《衷心笑》《幸运星》《承欢记》《悠悠我心》《某家的女儿》等五部首次在大陆出版的亦舒作品。

这两套作品经香港天地图书指定授权,进行了全新编校,采用小开本、精装设计。

《我的前半生》——鲁迅《伤逝》的当代现实版演绎

亦舒是鲁迅的“铁粉”,不止一次在作品中向偶像致敬,而《我的前半生》就是对鲁迅《伤逝》的当代现实版演绎。短篇小说《伤逝》是鲁迅唯一一篇描写男女爱情的作品,讲述了子君和涓生冲破传统家庭阻碍、从自由恋爱到婚姻破裂的故事。其中,女主人公子君的遭遇极具深意:她被涓生抛弃后,无法回归家庭,也无法进入社会,最终病饿而死。在鲁迅看来,妇女只有掌握了经济大权,参与社会生活,不把婚姻当成唯一的职业,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亦舒把子君与涓生的故事搬到了1980年代的香港,试图塑造出一个新的“子君”,改写了她半个世纪前的悲剧命运。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亦舒使女主角子君彻底意识到独立的重要,她自食其力,逐渐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站在这两部巨著的肩膀上,对作品进行了本地化处理,将故事移植到了上海,表现了当代女性对自我、婚姻、事业、家庭等多个维度的思考以及多元价值的选择。

据悉,《我的前半生》原著一经面市即获强烈反响,全渠道预售高达10万册。

“旧欢如梦辑”中还包括了亦舒的其他四部经典作品。其中,《喜宝》是亦舒最具知名度的作品,《圆舞》是亦舒书写经典忘年恋,《玫瑰的故事》讲述了倾城女子的繁花一生,而《人淡如菊》则是关于禁忌恋情的真相……这些作品题材各不相同,却一样经典。

《衷心笑》——亦舒第300部小说,首次在大陆出版,写人工智能的爱情

亦舒至今已出版300余部作品,书中的爱情观与价值观影响了一代女性读者,但她的题材也不仅限于言情,这次出版的《衷心笑》就是科幻爱情小说。《衷心笑》也是亦舒的第300部小说,创作于去年,讲的是人和人工智能之间的爱情:当世界机械化,王峨嵋和机械保姆、机械小狗等各种机械一起生活,不求伴侣,只求“旧”的不会去,“新”的不要来。然而当完美到符合峨嵋一切要求的新机械男友出现的时候,她却迷茫了。因为是机器人,所以就不能被爱吗?这是一部超越了生物人与机器人的破壁之作。

“有生之年辑”中,《幸运星》讲述了一个患癌女子的绝境重生,《承欢记》讲述了一个平凡女子的非凡境遇,《悠悠我心》讲述了光阴荏苒中的爱情,携手风雨下的人生,而《某家的女儿》是一部悬疑小说,像罗生门般光怪陆离。这些作品故事不一,但都教会读者成长与爱。

据悉,除这两套书外,后续还会有更多大陆未出版过的亦舒作品上市。

亦舒:“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归宿”

亦舒一生当过影视记者,去英国修读酒店及食物管理,到台湾与午马合组过电影公司,在圆山饭店当过女侍应总管。回到香港,在中环富丽华酒店当公关,去电视台当编剧,之后还在政府新闻处任新闻官七年之久。许多小说都是在这一连串职业中见缝插针找时间写的。早上六时起来赶,再换上战袍冲去职场。

她做过许多夹心饼干般的工作,但再辛苦,她仍倡导女性应重视工作。工作才能带来收入,带来独立的可能。

亦舒的小说其实重点都不是讲爱情,而是讲女性,讲女性的成长。她们在这个繁华都市里以各种出身、各种姿态拼搏,一步步走下去,站稳脚跟,直至遇见良人。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她的小说受到女性读者欢迎的原因。亦舒用她笔下的故事,培养了一代独立女性的爱情观——“要什么归宿?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归宿。”其中的洒脱与自爱,值得女性一生受用。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