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阅读】共同化解医患矛盾

2017-07-31信息快讯网

 

【新阅读】共同化解医患矛盾-信息快讯网

《医学不能承受之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苏佳灿王彤著(2017年7月版)

■宏瑞

中医有这样一个思辨的道理,“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医疗之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血脉不通或沟通不畅。

在《医学不能承受之重》的封面上,读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这是长眠在美国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就患者而言,只要是“社会人”,应具备“通情达理”的处世之则。既然如此,是否愿意承认我国最近几年医改的进步呢?是否愿意正视医学的局限性呢?医生也是人,亦系烟火中一凡夫,怎可能毫无私欲?患者将医生和道德绑架在一起而跨进医院大门,这样既对医生不公平,自己也很难得到合乎期望的帮助。就医者而言,设立相关部门和专职人员,使得医患间走心的沟通再多一些,病患投诉之门再敞开些,真正做到“总是去安慰”,那么很多的哀怨和仇恨可能也就化干戈为玉帛了。

医患矛盾并非不治之症。“通则不痛”,彼此一起多做锦上添花之事,少为雪上加霜之举。卸下道德重负的医学本该朝着更发达的方向而去,该更美好才对。

医院里,太多时候,因为着急,人们失去了理智;因为劳碌,人们失去耐心。而我们自处其中,却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偏误,这种时候就需要这样一面镜子,客观地陈述事实,让彼此都能看见真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面镜子很重要,刚刚出版的《医学不能承受之重》,就像一面清晰的镜子,让人们去领略医学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图书,能引人深思,让人们认清自己,才不辜负策划者的初心。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