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前,上海人如何消暑

2017-08-19信息快讯网

今年夏季,申城“火力全开”的天气让人有点吃不消。但翻看历史,1934年盛夏,上海连续55天气温高于35℃,也是酷热难耐。

38.6℃———1934年6月27日,上海第一家英文报纸《北华捷报》报道,申城最高气温创下新高,这是自1873年开始气象记录以来,徐家汇天文台所测得的6月最热的一天;39.3℃———几天之后,该报7月4日报道称,上海7月份初始温度为过去60年的最大值。

那么,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消暑度夏的呢?

日前在一场讲座上,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中国建筑学会工业遗产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蒲仪军以《83年前的那个上海酷夏》为题,讲述了当时上海市民的消暑智慧。

1907年的上海有2967台电扇

当时,人们应对炎热,除了手中的扇子,也积极引进新设备、新技术。1843年上海开埠,最早引进了一种齿轮发条带动的外国风扇,亦是风扇的雏形。据当时的报道称:“外洋所制自来风扇,以法条运轮齿鼓动折扇,不烦人力。置诸案头,微风习习,最可人意。惜为时不久,法条一转不及一刻耳。”因不能提供持续动力,这种风扇只能作为观赏的西洋新奇器物,而没有推广开来。

1885年,随着电力的引入,电风扇被人熟知,客利饭店在客房安装了电风扇用于夏季降温,但能用得上的业主毕竟极少。可是据1903年德国记者蔡博描述的外滩高级饭店蜜采里就没有电扇,而是依靠人力“蓬卡”:“从天花板上挂下来两排所谓的‘蓬卡’,是一种长长的四角形的框子,上面蒙着布,装饰着穗子。苦力们在走廊里用粗绳子拉动,使蓬卡均匀地旋转,由此产生让人感到清凉的空气流动。”

随后几年,电扇的普及很快,新理查饭店、汇中饭店等在建成时都安装了电扇,跻身高级宾馆的标配。1907年,上海电扇安装总数为2967台。设备愈发时髦,将电灯与电扇结合起来的灯具流行甚广,在很多建筑里被广泛使用。

20世纪初,世界建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设备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作为设备业中最具技术含量的空调制冷行业。蒲仪军介绍,上海对于空调设备的引入也动作迅速,几乎与世界空调业同步。制冷系统最早应用在住宅领域的是吴同文住宅,也就是现在铜仁路333号的“绿房子”,1938年7月竣工,不仅装设地暖,还有中央空调系统。

中国最早的集中供暖在上海

说完制冷,再说供暖。

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最早的集中供暖竟然不在北方城市,而是在上海。蒲仪军介绍,壁炉作为西方重要的传统取暖设备,一开始就在上海西式建筑中出现,为冬天的人们抵御寒冷;在管道采暖方面,老理查饭店很早就使用蒸汽采暖,而1910年完工的上海总会,二层的40间客房不仅装配了壁炉,也有蒸汽采暖系统。

20世纪20年代后,热水汀采暖成为上海西式建筑主要的采暖方式,但上海并没有采取美国纽约等城市的集中供热,而是各个建筑自行安装锅炉。究其原因,蒲仪军分析有几点,一是与气候有关,上海的冬天没有纽约那么冷,也不常下雪;二是当时工部局的主要官员来自英国,英国人没有这样的传统;还有一点,当时重工业工厂很少,也缺乏四季都提供和生产蒸汽的需求。上海后来的建筑设计中也只有很少部分的医院、电台或涉外重要的场所,才会在局部设计中引入热水采暖系统。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