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家,先要学会表达

2017-08-22信息快讯网

■本报记者 沈湫莎

由上海科技馆主办的“未来科学+”暑期科学营把“功课”做到了开营前———让有意参加科学营的学生写一份简历,从全国200多份简历中挑选合格的面试者。

开营前就搞“面试”,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觉得新鲜。日前,面试官通过拨出一个个电话对学生有了初步印象,也为科学营中的因材施教打下了基础。通过这轮面试,最终有30名热爱科学、具备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的青少年会在今天齐聚上海,与12名科学大咖共同度过为期五天的科学营。

透过谈吐,考量孩子的思维方式

电话面试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面试专家组成员、上海STEM云中心主任张逸中说,表达和思考是相通的,透过孩子们的谈吐,可以考量他们的思维方式。

“未来科学+”暑期科学营将请来12位不同领域的重量级专家,带来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人工智能、艺术、教育等方面的主题演讲,而主办方希望孩子们不仅仅是听众,更要有与科学家对话的能力,因此拥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尤为重要。

“表达,已经成为科学家的一项重要技能,而且只会越来越重要。”张逸中说,在申请科研课题时,研究者必须向同行、导师甚至公众解释你想做什么、为何要这么做,才可能获得相应资源。

面试中,有想法却无法表达的孩子并不少。比如一个孩子坦言:“我知道答案,但我觉得老师你可能听不懂。”张逸中觉得,并不是他听不懂,而是孩子无法把自己所想清晰明白地说出来,“这或许与他们较少地与人谈论科学话题有关。”

相较而言,曾经参加过科学类竞赛的面试者表达能力更好,就算遇到不熟悉的问题,落落大方地说一声“我不知道”,也能博得好感。

孩子们对新名词头头是道,但甚少深究“所以然”

令面试官惊喜的是,孩子们对科学前沿的关注程度超乎想象。通过简历就能发现,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成了受人欢迎的热门领域,不少孩子对爱因斯坦、薛定谔等科学家如数家珍。

“这应该得益于科学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了,当然也因为科学家越来越重视表达自己了。”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娴说。

今年从上外附中毕业的邓奕嘉就说,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讲座,通过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绿螺讲堂”,她对古生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而家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近的华东师大二附中学生任悠雪,从小就对中草药很是好奇,时常会到“隔壁”的中医药博物馆转悠。

尽管学生们知识储备丰富,但只要面试官追加几个问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弱点就显露了出来。比如,面试官想让一位对计算机和古生物学感兴趣的同学设计一个研究古生物演化的数学模型时,他就无从下手。

“当下科学热点的普及确实已经又快又好,但如何能让孩子们在有了兴趣之后持续学习,却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宋娴说,孩子跟着热点走,对新名词头头是道,但真正能够思考它究竟有什么用,能对生活带来什么变化的却不多。

不妨“一有想法就行动”

宋娴表示,尽管这次会有12位科学家带来精彩的主题演讲,但他们更希望科学家能帮助孩子解答具体的问题。问题从哪里来? 事实上,越被灌输知识,问题越少,这从电话面试时,年龄越大的学生对开放性问题的雷同答案就能看出来。而大量问题产生在实际动手之后。

不久前,张逸中在不同学校做了同一个试验———让孩子们动手证明水的沸点是100℃。结果不管做了多少次试验,沸点也没有恰好停留在100℃,孩子们列举了各种可能的原因———器材不对、环境变化、试验出错……唯独没有人怀疑教科书出错了。

“我们的科学教育动手环节太少,我的建议是,孩子们一有想法,就要动手,你会发现新世界。”张逸中说。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