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解释击碎伪科学面具 每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2017-08-27信息快讯网

(本报驻京记者 郭超豪“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环游世界。”在当今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时代,这句名言可谓一语成谶。人们的社交软件中充斥着“惊悚”的关键词,但其中很大部分,都是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谣言。

从2014年1月起,由北京市科协、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等单位共同发布的每月科学流言榜,对这些经常在朋友圈转发的流言逐一辟谣。三年多来,流言榜整合了北京、上海等地的科技资源,会同来自中科院等单位的科研领域权威专家,旨在以科学的方法,对科学类流言给予解释,帮助公众了解真相,消除误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科学类流言为何容易相信

O型血最招蚊子? 市场上那些又红又甜的西瓜都打过针? 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流言榜上,这两则大多数人有所耳闻、甚至口口相传的“知识”被科学家打上了“谣言”的标签。

对于O型血比较甜香、更招蚊子喜爱的说法,各国的科学家对此做过大量的实验,目前的结论证明两者没有直接关系。蚊子侦测和定位目标主要是靠二氧化碳、热量、挥发性化学物质等因素。只要人类在呼吸、出汗或是散发热量,体液中的丙酮、辛烯醇、乳酸等化学物质,都会诱惑蚊子循着踪迹找到目标。

至于打针西瓜,各个版本的故事在朋友圈更是传得有板有眼。例如“一个大兴的朋友告诉我,现在瓜农都往西瓜里打针,长得快,好卖钱,他们自己从来不吃。”事实上,无论是在西瓜生长中还是采收后,对西瓜果实进行注射液体物质,它都不可能吸收。

科学家曾进行过类似实验,注射过的西瓜存放两三个小时后,针孔外圈都会开始泛黑,很容易被发现。如此卖相,自然不会有顾客买,也没有瓜农会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

人们为什么容易相信科学类的流言?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张建新总结了四方面原因:首先,科学类流言大多通过社交工具传播,信息的接收方很容易因传播者的亲友身份而轻信其转发的内容;其次,科学类流言往往是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内容中常出现很多专业用语,或引用国外科学期刊内容,看似引经据典,其实却移花接木,或将科学上尚无定论的多种意见中的一种拿出来,作为绝对正确的一面传播;再次,科学类流言的内容一般是养生保健、食品安全等大众关心的话题,容易引起公众关注;最后,科学类流言经常会反复传播,即使已被科学界和传统媒体辟谣,很多人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客观上存在“三人成虎”的效应。

“老掉牙”的流言为何还在传播还有人相信?

每月科学流言榜发布至今已三年多,北京市科协在梳理了这三年的数据后,发现科学类流言呈现出明显的重复性特征,即同一领域和主题在不同时间反复出现。例如2011年便开始传播的“沐浴乳Paraben成分致癌”的流言,直到现在还经常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

从数据分布看,入选每月科学流言榜的科学类流言大多集中在健康和环保两个领域,特别是前者。2014年“十大‘科学’流言”中,多达八条与健康有关。2015年“十大‘科学’流言”中,健康类流言也多达七条。

以最突出的“致癌”流言为例。2014年全部105条入选流言中,“致癌”流言11条,2015年也达到十条。其中,“法国科学家实验证明转基因玉米诱发肿瘤”的流言最为典型,它包含了科学类流言“生产”的多个关键词:危害生命——癌症;公众普遍还不太了解的新技术——转基因;食品——玉米;外国专家——法国科学家。

北京市科技记者编辑协会理事长黄天祥告诉记者,流言传播在时间上往往与公众对某类信息的时效性关注密切相关。通过对每月科学流言榜2015年全年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关于雾霾的流言有七条,全部出现在冬季,这也是全国雾霾最严重的一段时间。水果类流言则多发生在其上市期,每年西瓜上市前后,关于打针西瓜的流言都会出现。

越“众声喧哗”越需要权威声音

北京市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副理事长王学锋说,科学类流言的重复传播,反映了以往纠错信息的传播广度和持续时间不如流言本身、强力纠错效果不明显这一客观事实。每月科学流言榜的设立,构建了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科学传播模式——以科学的解释,击碎伪科学的假面具,向公众传播科学的思维模式,提高公众对科学类流言的“免疫力”,提升公民的整体科学素质。

“发布每月科学流言榜的工作中有三大要素:一是及时而又持续的榜单发布;二是主流媒体和权威机构的引领;三是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联合辟谣,微信、微博、移动端全面跟进。持续、权威、融合,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北京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说,“越是网民众声喧哗,越需要专业和权威的声音,这是专业科技工作者和传播者的责任。”

(本报北京8月26日专电)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