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教育真不少:4个孩子徒步青海湖120公里
网络配图
前不久,主持人乐嘉连发多条微博,分享了他与女儿首次参加沙漠徒步活动的过程。此事在网上引发了一些争议。不管舆论如何,选择这种“狼性教育”的家长还真不少,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本月初,苏州昆山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就带领4名6-16岁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在青海湖畔4天徒步120公里。
徒步“日记”
第一天:教练叔叔被孩子“耍”了
参与青海湖徒步的4个孩子,两个来自苏州昆山,两个来自浙江绍兴,最小的乐乐今年才6岁,最大的16岁。8月3日—6日,这群孩子在昆山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徒步,俱乐部的教练张伟全程陪同。
12岁的孩子妤妤在走到8公里的时候,对张伟说:“叔叔我胸闷,叔叔我头疼。”于是,张伟把孩子送上收容车,后来发现这个孩子活蹦乱跳的,什么问题都没有。张伟觉得,当时如果加以诱导的话,就不会被“骗”了。
第二天:不顾孩子“哀求”不上当
第二天,做完各种准备工作之后,妤妤又说:“叔叔,我的脚疼,叔叔,我的胳膊疼,叔叔我的膝盖疼。”
张伟说:“我膝盖比你疼,你的脚上没水泡,我的脚上还有水泡,为什么别人能坚持,你却不能呢?”最后,妤妤独立走完了30公里路程。
第三天:孩子拼命“讨好”想作弊
第三天,妤妤情绪上又有了波动,由于前一天确实累,刚开始5公里的地方,妤妤就想放弃,“叔叔,我要打电话给我妈,我叫我妈来接我。”
张伟认为,这是孩子的一个拐点,一旦过去,之后就不成问题了。张伟对妤妤说:“你只要打电话,你的电话我会没收,没人救你,你现在不要打电话,相信你能继续走下去。”到了10公里的时候,妤妤又想打电话,但她学“聪明了”,先“贿赂”张伟,买西瓜给张伟吃。吃完西瓜后,妤妤悄悄地问:“叔叔,西瓜好吃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妤妤接着问:“叔叔,现在可以打电话了吧?”
被拒绝后,妤妤继续走,到了20公里的时候,妤妤又去买羊奶给张伟,然后拿扇子给张伟扇风,就是要打电话给妈妈。
张伟坚决地说:“打电话是不可能的。”妤妤感觉讨好已经没什么作用了,就一口气走完了剩下的10公里。
第四天:没有任何花样走完全程
到了行程的最后一天,每个人必须自己走自己的,而且必须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走完。张伟问妤妤行不行,妤妤非常肯定地说:“我行。”最后,妤妤不仅在规定的时间内走完,还拉着一个阿姨一起走,一路上认识了很多人。
结束整个行程回家时,妤妤到了机场,用剩余的钱给家里长辈买了礼物,妤妤的父母都很惊讶。
6岁的乐乐越走越轻松
今年只有6岁的孩子乐乐,刚开始徒步时,第一天走了20公里就赖着不走了。乐乐的父亲一开始把他身上的包拿下来,后来拖着他走,到最后父亲也被拖垮了。
张伟说,乐乐的父亲不了解徒步的常识,实际上徒步的时候,休息时间越长越觉得疲惫。
第二天,父子俩走到10公里时,乐乐又想放弃了。张伟安排了一个志愿者跟在乐乐后面,不然父亲跟着他,最后乐乐一个人自己走完了当天的路程。接下来的第三天、第四天,乐乐走得比别人还要快,感觉很轻松。
队伍里有一对16岁的龙凤胎,弟弟朱雨阳,姐姐王雨星。妈妈朱女士陪同他们走完了全程。朱雨阳第二天走到24公里的时候,甲沟炎发作,脚后跟也裂开了,非常痛。他一路走一路哭,还是咬牙坚持。
随行医护人员检查后,强行将他拉上收容车,电话里朱雨阳失声痛哭:“妈妈,不是我不能坚持,是医生不让我坚持了!”
当天晚上朱雨阳去了医院,医生确认没有大碍。第三天,第四天,朱雨阳坚持走完了全程。
孩子的独白
参与徒步的孩子王雨星回来后,写下一篇文字,节选如下:
在一切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面前,只要肯尝试,肯付出努力,那些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因此,人类上了浩瀚的宇宙,下到深邃的大海。
所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次青海湖就是个很好的证明。
说实话,在没走之前,我内心是真的忐忑。
这漫长的一百二十公里,可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完的,我体育也不好,能不能走,走不走得完,很难说。但来都来了,难道就此放弃吗?我不想成为那个逃兵,所以,还是走吧,慢点就慢点。
这四天下来,每个全程走下来的人都很累,但都是开心的,我也一样。
这一路上是真的不容易,泪水与汗水,常在其间。我也彻彻底底地明白了,只要肯尝试肯付出努力,那一切不可能的都会成为可能。
这是个永恒的真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家长的感悟
朱女士告诉紫牛新闻(微信号:yzwbznxw)记者,两个孩子正处于叛逆期,父母的话很难真正听进去,这次徒步回来,变化非常大,写作业拖拉的毛病有了很大改善,能够自己独立做作业,不需要父母陪同,回到家后独立能力特别强,即使去外地,也不用父母接送,能够自己独自往返。
张伟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孩子的承受能力和潜力,其实远远大于大人的想象。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能,也许只是大人不给他们机会。户外运动正好提供了这个平台,让两代人之间或者三代人之间的关系会重塑。
妤妤的父亲董先生表示,因为种种原因,自己和女儿没有提前进行系统训练,去青海湖之前心中颇为忐忑,担心完成不了。实际徒步过程中,双腿如山般的沉重,每一步都很难捱。徒步结束后,董先生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一般的徒步旅行中,能够坚持下来的孩子,其父亲或者母亲都走完了全程;而父亲或者母亲没有坚持走完的,孩子也没有一个完成全程的。董先生认为,或许这也是一种传承。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在许多地方不再能全方位地照顾和指导,需要找更专业的人传道授业解惑,但在我们陪伴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成为他们的天花板。”董先生说。“相比在钢筋水泥、电脑游戏中度过童年,我更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看看雪山,走走沙漠,见识不同的风景和人生。”
提个醒
高海拔地区徒步 要提前做好准备
徒步也不能“说走就走”,必须结合自身实际量力而行。张伟建议,在参加徒步前,父母对孩子的素质要有个了解。
苏州科技城医院心内科罗显元主任医师表示,常人到了高海拔地区,由于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因素都会导致缺氧。而很多先天性心脏病因为在平原地区症状不明显或压根没有症状所以并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但随着海拔的升高,各种症状会逐渐显现。此外,贫血患者在高海拔地区更易出现缺氧情况。罗显元提醒,在出发去高海拔地区长距离徒步前,家长要带孩子先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此外,该院骨科主任王磊建议,出发前进行训练也十分必要,徒步时一旦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情况,应立即休息,并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