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底牌》:一部有温度的上海史
《上海底牌》
西坡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7年8月出版
16开 平装
ISBN:978-7-5520-1998-8
底牌,原意为在扑克牌游戏中,直到决胜负的关键时刻亮出来的牌,一般用来比喻留到最后动用比较强有力的方法。但在上海人的理解中,普遍地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某些人、某些事“身上” 带着一种尚未被公开、尚未被认识、尚未被解读的基本状态和信息。
本书标举的所谓“底牌”,应该说,不是一种“留到最后动用比较强有力的方法”,而是一种“尚未被公开、尚未被认识、尚未被解读的基本状态和信息”。
上海难道还有什么“尚未被公开、尚未被认识、尚未被解读的基本状态和信息”?当然有。不说当今,也不说老早,就说从开埠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的那段时间,老上海就有许多的“底牌”没有被揭示出来。
是的,近些年来,对老上海历史文化的挖掘,是本地或外省甚至国外的作家、学者的兴趣所在。尤其是本地各种媒体,为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老上海题材”几乎成了本地报刊以及新媒体罗致的对象, 乃至“标配”,似乎不做点老上海文章,就与国际大都市的身份不符。
这是好事。
让中国人民了解上海的前身今世,让全球人民了解上海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应有的姿态和责任。
目前,挖掘整理有关老上海的史料,已经到了非常微观的层面,令人欣喜。然而,略感遗憾的是,不少作家包括一部分研究人员,在铺陈上海旧人旧事的时候,往往醉心于爬梳搜罗材料,无所不用其极,沉湎于琐碎的细节里不能自拔,甚至被它们牵着鼻子走,以致对于此中隐藏的文化意蕴及其给予后世的影响殊少留意、剔抉、阐发、总结,更不用说在相对宏观的层面作出有价值的推断或定论;还有一部分人的历史观发生了偏移,出现了对老上海的方方面面盲目欣赏的现象。
大约在2004年的时候, 以提供本地资讯为主的新民晚报副刊, 新设“上海珍档”版面,宗旨是提供关于老上海的历史风貌资料,让本地乃至全国读者对所谓“海派文化” 的渊源有一个基本了解。正像我们可以预料的那样,相当一部分读者只对现象和事件本身感兴趣,不太在意其中包含着的文化生态、发展规律以及对于社会演变的影响。以“轻阅读” 和“消遣性”来定位版面的报纸,本身是没有这个“修正” 的义务。也因为这个原因,致使我所认为的缺憾而别人也许不认为缺憾的“版面语言”,成为一种普遍可以接受的“既成事实”。这样的版面呈现,是比较简单、浅显的,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绰绰有余,但要世人感受更多一点的历史文化,从而引起人们对于当今社会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有鉴于此, 我就硬着头皮,在自己编辑的版面上划出一块,从评论角度,写点与本版内容相关的文字,力图揭示那些提供老上海资讯的作者未曾提到或不能提供的,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意义,希望人们能以此来感受事件背后那些比较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涵。不仅如此,围绕这些老上海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我力图打通古今中外与之相似的情况的界限,进行比照,梳理出一个近现代上海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部诱因,给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走向、脉络,以达到启发人们在新时期上海的改革发展中,能更好地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将这座国际大都市建设和运作得更加和谐、美好。
这样的每版一篇言论,坚持了四年(后因另有编务需要,版面转给了其他编辑),积累上百篇。剔除了一些特别不合时宜的,成就了这部《上海底牌》。
这也就是“上海底牌”的书名希望传递给读者的信息。
本书根据不同类别的内容,实际上分成了九个部分。这九辑的分类情况大致是:世象市态;都会生活;文化艺术;地标建筑;教育科技;政治经济;中外交流;点评上海;穿行上海。其中,“点评上海” 一辑,是我对近年来上海的市民生活状态和心理特点所作的议论;“穿行上海” 一辑,则是我应有关方面约请,记述上海马路和上海民居的文章集结。“点评上海”和“穿行上海”,虽然和前几辑的侧重和视角不同,但同样是在做“翻底牌”的工作,所以跟整部书的编辑风格是相融的。
为了避免琐碎,每一辑的辑名就免了,转而以老上海的照片替而代之,这样也许可以增强一些“现场感”吧。
值得一提的是,每题之下,我们特别设置“关键词” “相关背景” 两个栏口。“关键词”是对所评议的事件进行网络搜索的提示词;“相关背景”是评议对象的背景材料的简略呈现,具有参照功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相关背景”中的素材多取自我当年在“新民晚报”主编“上海珍档”中“过眼烟云”栏目上的文字,在此谨向作者致谢。本书图片,则选自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海上风情———1840S—1990S》一书。
最后,我要对给予这本书的出版提供了极大支持的彭卫国先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领导以及蓝天编辑、陈如江编审、王毅研究员、黄婧昉美编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读者们阅读此书后多批评指正。
西 坡
2017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