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抗战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是新四军打的

2017-10-28信息快讯网

 

不为人知的抗战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是新四军打的-信息快讯网

【导读】今年10月12日,是新四军成立80周年的纪念日。80年的岁月荏苒,在那些亲历者眼里记忆依然崭新;在出生于和平年代的80后、90后眼里,更多是从教科书中得知的些许粗线条。10月14日,在一场由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上海市国防教育基金会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举办的国防教育系列讲座上,海军少将刘苏闽带给了听众们一次全面、真实了解新四军的机会。

 

不为人知的抗战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是新四军打的-信息快讯网

新四军:简短而壮丽的军史

成立:华中八省游击红军组成

1937年10月12日,新四军成立。翌年1月,国民党当局核准了中共中央提出的新四军军部即各支队负责人名单。新四军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背景下,以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为基础,改编组成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被誉为“铁军”。

 

不为人知的抗战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是新四军打的-信息快讯网

作为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的刘苏闽援引了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的第一任会长叶飞上将的话,“研究新四军的历史,不能不研究三年游击战争。”新四军部队成立的基础是在南方八省活动的红军游击队,游击范围遍布14个游击区。

陈毅元帅曾说,“三年游击战争是我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艰难的阶段。”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陆续开始进行长征。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则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的游击战争,南方红军游击队牵制了数十万敌军,配合和策应了红军主力的长征,保留了我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毛泽东将三年游击战争誉为“撑起南方一片天。”

以南方八省游击队为基础,因第二次国共合作即抗日统一战线的需要,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不为人知的抗战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是新四军打的-信息快讯网

▲现场新四军老战士合影

转折:皖南事变

1940年1月4日,为了顾全抗日大局,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000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近2000人突围,2000多人伤亡,4000多人被俘。其中,680多名干部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不少被残杀和折磨至死。

 

不为人知的抗战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是新四军打的-信息快讯网

▲现场新四军老战士合影

皖南事变震惊中外,周恩来写下题为《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一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事变之后的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以皖南事变为转折点,新四军的斗争环境变得更为复杂,既要同日伪军作战,又要进行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

1942年春,当时重庆召开国军参谋长会议,在准备汇报材料时,32集团军少将参谋处长武之棻建议把“皖南事变”围剿新四军的战役列入报告,以显示战功。32集团军司令上官云相说:“这是内战,自相残杀,在抗日战争民族大义上是理屈的,摆不上桌面的事,哪能列入报告呢?”

抗日最后一仗:高邮战役

新四军是华中抗日的主力军,被毛泽东誉为是“华中人民的长城”。新四军在华中的抗战中,最多时抗击和牵制日军16万,伪军23万,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根据刘苏闽将军对史料的分析,他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正是新四军对盘踞在江苏高邮和江都县邵伯镇,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发动的高邮战役。

1945年12月的高邮战役,共歼日军1200余人(含生俘岩崎学大佐以下近900人),伪军5千余人(含俘虏伪42师师长以下3500余名),缴获炮61门,枪4308支,新四军伤亡600多人。新四军举行规模最大的一次受降仪式,受降旧址列入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不为人知的抗战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是新四军打的-信息快讯网

▲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新四军与上海血脉相联

新四军主要在华东的平原水网地区活动,因此,新四军与上海联系紧密。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与上海的地下党组织一直守望相助、血脉相联。

物资支持:有财物,更有技术工人、医护人员

上海是新四军的筹划孕育之地,1937年,周恩来在上海会见了叶挺,希望叶挺出面收编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部队。

上海是新四军人员物资资源等供给地。刘苏闽说,当时大约有2.1万余人参加了新四军。新四军刚组建时,上海煤业救护队在中共地下党员叶进明等率领下,有100多人带着25辆卡车,于1938年1月到南昌集体参加新四军。他们立即接受军部的紧要任务,驾驶着这些车子夜以继日地长途艰苦运行,把分散在8省14个游击区数以千计、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山区游击战争的原红军游击队指战员,迅速接运到安徽岩寺集中。在新四军成立之初,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不为人知的抗战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是新四军打的-信息快讯网

▲新四军驻沪办事处旧址之一(位于巨鹿路)

不仅如此,上海地下党还为新四军输送了一大批的技术工人、大批医生、护士、药剂师等人才。为新四军急需的报务、印刷、印钞、军工、医务等方面提供了技术力量。上海作为重要物资供给地、信息中心,上海地下党为新四军部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军事情报。上海地下党还通过募捐、献金、义卖等活动,为新四军筹集了财物。

信息传播:通过上海办的报刊新四军传向全国

上海也是新四军的一个重要的宣传窗口。新四军所打的胜仗、根据地的情况都是由上海这个宣传窗口传播到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为了让人民了解新四军,上海地下党在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种是通过报刊杂志宣传,当时有《每日译报》《译报周刊》《导报》《文献丛刊》《上海周报》等,不断刊载新四军英勇抗敌的文章,如《东战场上的新四军》《新四军特辑》等。一种是举办展览和讲座,进一步宣传新四军。

 

不为人知的抗战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是新四军打的-信息快讯网

▲宣传新四军的部分杂志书籍

文化输送:上海尤其贡献了音乐、戏剧人才

在文化建设上,新四军大力吸收知识分子、专家学者和专业人才,各部队和根据地英才荟萃,建立战地服务团、抗大分校、江淮大学、华中建设大学、雪枫大学、鲁艺分院,以及中小学8765个,教职员1、6万余人,学生近50万。新四军创作抗战歌曲500多首,近百个文艺团体排练了800多个剧目,创办80多种报刊,及时传达党和根据地政府的声音,宣传战斗胜利和英模人物,鼓舞人民斗志,作出了可贵贡献。有些经典作品经久不衰。

从上海在音乐、戏剧等艺术工作者方面的支援也可见一斑,最早有扬帆率领的上海人民慰问团中一批戏剧工作者。上海歌咏界战地服务团,除团长何士德(上海美专音乐系教授)外,还有作曲家孟波等16位20岁左右的青年人。何士德与陈毅合作写下了唱响全军的《新四军军歌》,之后他担任鲁艺华中分院音乐系主任,为新四军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新四军老战士吕其明创作了交响乐《红旗颂》和300多部影视作品。

 

不为人知的抗战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是新四军打的-信息快讯网

▲《铁的新四军,大型歌舞史诗》剧照

文化村:阿英、贺绿汀和新四军军歌的作者挑大梁

皖南事变后,上海又有一批戏剧家、音乐家、画家到苏北、苏中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如戴平方、许幸之、贺绿汀、阿英、胡考、洪藏、叶玲、张锐、王啸平等,其中阿英(原名钱杏)带领全家在苏北根据地开展戏剧运动,包括淮剧和话剧,并指导《盐阜文娱》和《农村戏剧》等刊物的出版工作。苏中根据地的青年剧团的演员,绝大多数也是上海的女学生,如姚征人等。

1941年8月,军长陈毅提议成立文化村,扬帆任文化村主持人。上海来的阿英、何士德等一批文化艺术工作者都积极参加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根据地的文化艺术工作。

 

不为人知的抗战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是新四军打的-信息快讯网

▲何士德先后为新四军谱写了不少歌曲,诸如《新四军军歌》、《我们是战无不胜的铁军》等

刘苏闽少将对新四军历史功绩的解析中,让年轻的听众感受到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红色基因。80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走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正在打造中,而这样的记忆将如同一把把火炬成让军人成为受人民尊崇的职业,正如新四军军歌的铿锵的节奏: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照片背后的故事:笑对人生的抗战老兵
淞沪抗战纪念馆举办朱福星生平史料展
113岁大陆最年长抗战老兵董济民逝世,曾参与抗战14年
用影像拷问战争——英国战地记者镜头下的越战
浩渺行无极 扬帆但信风——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纪实
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开通
“2017 天地世界音乐节”登陆上海新天地
五颜六色的最美季节来啦!申城秋季赏景指南[组图]
【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国际政要:十九大是中国和世界的伟大时刻
无人便利店:“最后一米”的生意经
中国式“非对称”赶超撼动世界
与平凡生活共振,才是“流行”的最大公约数
解决医学创新“最后一公里”难题 上海广慈—思南医学健康创新园区启动
购置税优惠的最后狂潮 它或将是你的最佳选择
29省2016年平均工资出炉 北京居首河南垫底
“免费旅游”实为推销保健品 老人出游2天被诱导花2万
北京发现野生兰花新种,刷新世界“无喙兰属”记录
福特全力备战世界耐力锦标赛上海站比赛
2017“别克大师系列”再迎世界顶尖舞团
荷兰舞蹈剧场I团《狩猎我心》将献演上海大剧院
16款脑洞大开的奇葩零食 谁敢吃最后一种的
Signatech Alpine Matmut车队再次斩获上海6小时赛亚军
继续保留争夺世界冠军资格
科技与时尚相融合,和世界分享中国之美
《自然》发表上海科学家解析个体间衰老速度差异的最新探索, “健康地长寿”基因密码等待破解
【阅读西方】《一战海报:一百周年纪念版》
胎教的最佳时间你知道吗?
国家公祭日特别报道(下)| 每位抗战老兵,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日本不能再接近战争 一一一访日本前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
从“战争中没有女性”到“国防部甜心网红” 女兵审美折射俄罗斯社会变迁
张一山主演的抗战剧正热播,这波迈向成熟的“90后”男演员,你最看好谁?
©2014-2024 dbsqp.com